家军的主人。
可马超不仅不顾约定悍然反叛,甚至还用马腾自己的兵马,将马腾亲自送入死路。
当马超反叛的消息传到邺城后,就连曹操也是不可置信。
马超建安十六年反叛,曹操直到建安十七年才派兵捉拿马腾及一众马氏族人。
这证明在这一年内,曹操还抱有希望认为马超可能会回心转意。
但并没有。
于是马腾及上下马氏族人数百口,皆被曹操于邺城处斩。
违背约定是为不信,违背主帅命令反叛是为不忠,害死父亲族人是为不孝不仁。
世人最难接受的四大恶行,马超全都占了,这让世人怎么会不对马超痛骂不已。
凭马超以往做的这些事,得亏是刘备最后收留了马超,不然马超能活到今日吗?
而大汉上下皆对马超厌弃,又怎么能说的上是错呢?
可立下大功的马超想真正成为汉臣,自然也算不上错。
在两者都未错的情况下,现在最为难的反而是糜旸。
他要是回答马超不是,那么他做的会得到天下人的理解,只是让马超一人失望而已。
可要是回答马超是,那么他后续就要为他的这个回答做出努力,那么他可能得到的就是马超一人的感谢,却引来天下人的非议。
孰轻孰重,好似看起来很容易选择。
马超在问出那句话后,就一直盯着糜旸。
一开始他或许还会报有希望,可见糜旸沉吟许久,马超眼中的希望渐渐消失。
他当初为何会答应糜旸死守阴平?
他为的不是建立功勋,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立下多大的功勋,他这一辈子都无法再握有太多的权力。
他为的是帮糜旸打赢这场仗,好让糜旸能够以他的地位,在战后为他向世人发声——他马超知错了!他马超有在改正!
可现在看来,糜旸好似并不想承担这个风险。
只是马超虽感到失望寒心,但他也是理解糜旸的。
天下中,又有几人愿意为他承担这副风险呢?
可就在马超感到绝望的时候,一句温润的话语传入他的耳中:
“听闻骠骑将军乃是故伏波将军的后人。
当年故伏波将军为先汉的统一征战至死,战功赫赫,可谓是旸最为佩服的几位先汉忠臣之一。
今骠骑将军,俨有祖风呀!”
糜旸的话犹如春风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