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至于法邈等不上战场的梁州臣子,一众汉臣的交口称赞。
但偏偏对马超,众人心中好似默契一般,都对马超的表现,并未表现出十足的赞叹。
就好像梁州大战中,骠骑将军马超从未走出过沔阳一般。
倒是刘备还算宽厚,他特地前去探望了一番马超的伤势,并且还留下了自己的御医,让他好好照料马超。
但也仅此而已了。
物质条件,明面上的地位,刘备都不会吝啬给予马超。
但超出这两样范围之外的东西,那也不是马超能够拥有的了。
因为汉代以孝立国,身为大汉天子的他,不可能去违反大汉的立国基础。
就算不提这一点,对于将情义看着比生命还重的刘备来说,他本人对马超就是不喜乃至于厌恶的。
刘备的皱眉,众臣的失色落在糜旸眼中,这让他心中深深叹了一口气。
要是马超过往的经历,能有一点可以洗白的,也不至于现在一点都洗不了。
可是马超在阴平之战的表现,他都看在眼中,况且他也承诺马超了,那么糜旸接下来就不会退缩。
就在刘备还未出言否决的时候,大臣中的孟光便率先出来向糜旸言道:
“听闻马侯受伤不轻,远征陇右乃劳累之事,马侯还是留在汉中静养的好。
而大将军当下应该筹备北伐大事,实在不适宜将精力放在这件小事上。”
孟光字孝裕,现任符节令,向以直言敢谏闻名朝野。
孟光之所以会被刘备带在身边,源于他的出身不平凡。
孟光是洛阳人士,更是出身公族,在关中一带颇有名声。
后来他因关中战乱,这才入了益州。
可尽管孟光多年在益州,但他在关中的名声并未消失,正因为看重这一点,刘备才会将孟光带在身上,想着以孟光在关中的声望,为汉军多招揽一部分降人。
从孟光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乃是当下大汉政治派系中的东州系人员。
而在刘备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操作下,糜旸现在已经渐渐成为东州系的领袖。
故而孟光出言,实际上是在劝阻糜旸。
在场的人都听得出孟光话语中的含义:大将军,你又何必为马超发声呢?
这种人,您不是应该离得越远越好吗?
糜旸自然也听懂了孟光话语中的含义。
他对孟光回了一眼,这一眼代表着孟光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