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的犹豫后,黄权笑着为刘备分析道:
“大将军作为疑军,引诱敌军的目的已然达到。
当下大将军继续处于褒斜道并无多大用处。
既然如此,还不如将大将军调往街亭。
街亭不容有失,而大将军在,街亭就不会有失。”
“况且以大将军之智,在他离开褒斜道时,也会将后续事宜安排的清清楚楚,不会让贼军有机可乘的。”
黄权以为刘备是在担心,糜旸离开褒斜道后,魏军会趁褒斜道空虚攻入汉中。
岂不料刘备接下来却说道:
“朕倒不是担心子晟会安排不好后事,只是朕想着子晟在褒斜道,没准过几日他就会送来战报,向朕报喜长安已经拿下了呢?”
刘备的这句不像是玩笑的期待,直接让黄权的身形有些不稳。
陛下也太敢想象了!
据情报可知,褒斜道外几乎被魏军围的水泄不通,在这种情况下,糜旸凭借手中的万余兵士,想突破重围都有些艰难。
更何况直接打下长安呢?
黄权以为他算是糜吹了,没想到刘备更甚。
看来是以往糜旸给刘备带来的惊喜太多,导致刘备都有些过于发散思维了。
黄权身体上的些许异动,没能瞒得住刘备的眼睛。
而黄权脸上那不吐不快的神情,也让刘备没继续期待下去。
最后刘备似是有些无奈地叹气道:
“卿所言有理,就由卿代朕拟诏吧。”
得到刘备的允准后,黄权很快就写好了一封诏令。
在交给刘备看过并无需要补充的地方后,黄权便手捧诏令欲出帐寻找信使。
可看着那道诏令离自己越来越远,刘备还是下意识地叫住黄权,他试探性地问道:
“敌人数万乌合之众,真拦得住朕的大将军吗?”
听到刘备期待之心不灭,黄权硬生生忍住死谏的情绪,
黄权深深对着刘备一拜,口中充满无奈地劝道:
“陛下!”
黄权的百般情绪,皆在这两个字中。
而刘备也感知到了黄权的情绪。
刘备有点不开心。
朕的大将军,这一次不给力呀。
不开心的刘备连连挥手,示意黄权快些退下。
刘备担心黄权再不退下,他就要收回成命了。
待黄权离开大帐后,刘备让身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