旸急需招揽自己,来为大汉补上这个短板。
可如果糜旸是抱着这个目的的话,那他就没理由拒绝自己的提议。
因为收他一人,可能只是得中原部分世家之人心。
可若是施行九品中正制,那么天下大部分世家的人心,都会渐渐地归附到糜旸的身上。
一位百战百胜的掌权者,又愿意保障自身的利益,世家又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而在最后满宠的那句话,说的就更是有深意了。
对糜旸自身利在千秋,联想到曹丕之前用九品中正制获得帝位的举动,满宠就差没直接说出那两个字了。
满宠自认为他的提议,对糜旸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他实在不懂糜旸为何会拒绝。
但满宠还没死心,他又接着劝糜旸道:“只要大将军能接受宠的建言,宠愿为大将军的使者,前去说降陇西太守游楚。”
既然太远的利益不好兑现,那满宠觉得他可以先奉上一份大礼给糜旸。
甚至不止陇西郡的游楚,满宠相信只要糜旸做出保证,关中许多郡县的长吏,都会群起响起糜旸。
这会让糜旸接下来的收复关中之举,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可面对满宠再次放出的诱惑,糜旸坚决的态度依然不变。
“区区游楚,孤会放在心上吗?
纵是整个关中,孤亦有自信,凭借孤的努力光复。
又何须妥协之举?”
满宠都将话说的那么明白了,糜旸当然不可能不懂满宠说的那些好处。
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若他施行九品中正制,的确会让大汉在将来的统一战争中,少却不少阻力。
可九品中正制就是一件遗祸无穷的事。
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有个鲜明的教训。
两百余年前时,汉世祖为了快速的平定天下战乱,曾对天下的世家豪族做出过妥协。
在汉世祖的妥协下,他平定天下的过程,的确少了很多艰辛,最后也成功光复了大汉。
但东汉建立后,之前汉世祖对天下世家豪族的妥协的弊端也体现出来了。
东汉两百年国祚,就没一年政治是不混乱的。
东汉的灭亡,最大的原因不也是立国之初埋下的祸根吗?
况且后世五胡乱华的发生,不也有着九品中正制的功劳吗?
糜旸想要光复的大汉,是让人引以为豪,是能够为百姓带来安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