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了擦嘴角,然后对着杨嚣问道:
“建安二十四年时,公子应当是年方十五。
十五的年纪,足以让公子记事,可建安二十四年距今不过短短六年时间,难道公子就忘记了杀父之仇吗?”
孟达问这番话时,语气中带着些许长辈对晚辈的问责。
问责的语气配上“杀父之仇”四个字,对杨嚣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几乎是孟达话音刚落的那一刻,杨嚣的脸色就顷刻间从温和变为阴沉。
在汉室统治天下的四百余年来,“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早已经深入人心。
对于寻常庶民来说,若有旁人敢辱及父母,他都可能暴起杀之泄愤,更何况从小受人伦大道教育长大的杨嚣呢?
杀父之仇,杨嚣怎么会忘,又怎么敢忘!
见孟达提起自己心中最不愿回忆的往事,年轻的杨嚣心中只感觉有着一股热血在沸腾,他本来下意识就要用怒吼来表达他心中的愤怒。
但想起这几年来杨彪的谨小慎微,想起这几年来杨彪的谆谆教导,杨嚣硬生生忍下了心中的这股冲动。
在耗费巨大的心力,让自己的心情勉强镇定之后,杨嚣看向孟达的眼神早已经不复方才的礼敬。
数日的拖延,终于让孟达这位世叔开始图穷匕见了吗?
遭逢过大变的杨嚣,不是容易哄骗的寻常世家子弟,他一早就猜出孟达冒险前来杨府的目的肯定不单纯。
这也是这几日他一直用虚言蒙混的原因。
杨嚣原本以为同为世家出身的孟达,在得知他的态度后最后会识趣的离去。
可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位世叔比他想象的更为“不知体统”。
既然孟达有图穷匕见的意思了,那么杨嚣也不是那么容易让人拿捏的。
杨嚣并未回答孟达的质问,他只是淡淡地说道:
“世叔今日在杨府,整个洛阳恐怕只有我与大父知道。”
杨嚣在话语中虽还称呼孟达为世叔,可杨嚣当下的语气让孟达明白了他话语中的深意。
他的行踪目前只有杨嚣与杨彪知道,那么要是他突然消失了,那岂不是也不会有人联想到杨嚣与杨彪的身上吗?
对于弘农杨氏这底蕴深厚的世家来说,他们想要一个人在他的府中无声无息的消失,就像从来没来过一般,是一件容易至极的事。
很明显,杨嚣是在隐晦地威胁孟达。
杨嚣想的是孟达软的不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