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的态度如何,将会直接进一步影响关中的局势。
知道这点的糜旸,让自己的脸上流露出惊叹的神情,同时他更是起身来到孟达身前,握住孟达的手言道:
“子度为大汉奔走东西,不避斧钺,微子度,岂有今日我军之大汉局面乎!”
说完这句话后,糜旸用眼神示意了下一旁的黄权。
得到糜旸眼神示意的黄权,立即会意的请出一道诏书。
在诸将汉将的面前,黄权大声朗读出了诏书中的内容。
这道诏书是刘备亲笔写下的一道封赏诏书。
在这道诏书中,孟达被刘备大笔一挥,直接拜为镇东将军,赐为绵阳侯。
至于主导扶风起义的苏则,也一下子由一介白身成为大汉的雍州刺史、后将军、景亭侯。
不仅孟达与苏则二人得到了刘备的重赏,凡是参与这次起义的世家家主,皆按各自功劳大小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当听完诏书中的内容后,孟达脸上充满着欣喜。
或许他的官位看起来没有苏则高,但他的爵位却是县侯,今汉开国至今,又有几位大臣能得到县侯爵位的封赏呢?
从这一点来说,自己能获得县侯爵位的封赏,是一件颇为光荣的事。
况且相比于大汉官方的官职,孟达更在意的是糜旸之前答应他的那件事。
而糜旸又怎么会让孟达失望呢?
在孟达期待的目光下,糜旸握住孟达的手高高抬起对着帐内的诸位汉将高声言道:
“今日起,子度为孤府中司马也!”
糜旸的话让帐内的一众汉将,瞬间变得不淡定了起来。
艳羡!
毫不掩饰的艳羡之情浮现在诸位汉将的脸上。
糜旸的权势在大汉如日中天,能成为他幕府中的军司马,不仅能让自己掌握着颇多实际性的兵权,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好处。
旁的不说,孟达一旦成为糜旸幕府中的属臣,只要他将来不犯下罪责,那么将来成为重号将军,乃至于三卿九公,都可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因为从此以后,孟达的身上就深深打上了糜旸的私人印迹。
背靠大树好乘凉。
孟达有着糜旸照拂,将来什么样的荣华富贵得不到?
可相反的是,纵算苏则眼下能一跃成为大汉的重号将军、地方大吏,可在大汉朝廷没有根基的他,将来是走不了多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