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通过交口相传,糜旸说的话渐渐被在场的所有人所听到。
郭淮与王双,听到后整个人已经心神大乱。
就算是不想投降的他们,在听到糜旸的话后,也不由得被糜旸发出的豪言引得心神震荡。
如斯豪言,岂是一般的英雄可以发出的呢?
如此豪言,也只有糜旸这般的英雄可以发出!
时刻牢记自己身为魏人的他们,在这一刻心中竟也不由得升起了对糜旸的敬畏之情。
而那跪地的二十多位魏将,在听完糜旸的话后,知道自己断难有活路的他们,立刻悔不当初的痛哭起来。
若数十年前糜旸就已经横空出世,若数十年前的徐州牧是糜旸,他们又怎么敢呀!
至于一众汉军与汉将在听完糜旸所说的话后,他们的眼神中则是充满着亢奋与感动。
亢奋在于他们庆幸自己能够跟随糜旸这样的大英雄征战沙场,实在是今生有幸。
感动则是在于,他们很感谢糜旸为他们发声。
糜旸口中的天下百姓,指的是哪一部分人?
或许是有世家豪族,但更多指的是与他们一般身份的农民。
唯有手无寸铁的农民,唯有没有任何家世人脉为倚靠的农民,才最需要糜旸今日誓言的保护。
知道这一点的数万汉军,及出身贫寒的一众汉将,又岂会不对糜旸心生浓烈至极的感谢呢?
多少年了,数百年?还是上千年?
终于又有人肯坚定的站在他们身后,守护他们了。
在心中浓郁的感谢之情下,不知道是有谁先喊了一句“万岁”。
可这并不重要,因为当这声“万岁”声出现后,越来越多的汉军发自内心的也接着喊了起来。
一声,百声,千声,及至最后的数万声。
猛烈的声浪陡然从平地升起,炸响在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声浪之强,让每个人的耳朵都有着震裂的感觉。
可这点痛感,却不能稍微延迟住每位汉军的热情。
相反的话,他们口中的“万岁”声,喊得越来越热烈,越来越激昂。
数万汉军好似在担心,他们的万岁声会被浩浩渭水,会被绵延群山所阻隔一般。
他们想他们今日喊出的万岁声能够传到四面八方,能够传进天下人的耳中。
糜旸担的起他们这声万岁,但同时他们又何曾不是在为自己高喊这声万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