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恕又吞了一口口水说道:
“故大将军与车骑将军情同兄弟,大将军应当急召车骑将军回朝,待车骑将军回朝后,大将军再与车骑将军一同上书。”
不愧是专门玩弄政治的世家,杜恕第一个提议就与糜旸心中的不谋而合。
只是别忘了,不止杜恕是世家呢。
一旁的杨嚣见功劳快要被杜恕抢光了,他连忙焦急地进言道:
“在车骑将军回朝之前,嚣会私下联络在朝在野的名士,先在朝野间营造舆论。”
提出这个建议时,杨嚣的脸上有着骄傲的神色。
身为弘农杨氏的家主,他在关西的人脉谁能比的上。
当然,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大将军,杨嚣紧接着又说道:
“当朝野之间的舆论起来后,势必会有人就这事问询于大将军。
大将军最好应当置身事外,不见、不批、不朝。”
杨嚣的提议让糜旸眼前一亮。
这个大舅子倒是没白找。
见糜旸一脸笑意的听着自己与杜恕的建言,杨嚣与杜恕的胆子不免越来越大起来。
“陛下与丞相当下不在长安城中,这事虽要从长计议,但却要缓事急办,在陛下与丞相出手阻止之前,就要让朝野上下遍布舆论。”
“不仅如此,大将军可用表彰建安以来大汉元勋的由头,上奏陛下在长安城内修建一座高台。
高台之上立一阁楼,专门摆放列位已逝元勋的画像,而故大将军定然是在第一位。
借助这一举措,城内会掀起一阵赞扬故大将军的言论,那时吾等再因势利导,好形成人言大势。”
“这点还不够,要我说”
在糜旸的有意误导之下,杜恕与杨嚣二人积极地就像自己要被封王一般,不断地提出建议。
听着那些绵绵不绝的建议,糜旸继续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杜恕与杨嚣二人。
糜旸鼓励的眼神,让杜恕与杨嚣二人心中的火烧的越来越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要是单纯让杜恕与杨嚣二人为追封关羽为王一事献策献力,他们定然是不愿意的。
这件事风险太大了。
可要是让他们将这件事联想到糜旸身上,他们及他们背后的关西世家,势必会不惜一切促成这件事。
因为就目前来说,糜旸与关西世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良久之后,杜恕与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