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当有能者共逐之。
第二个理由则是:孙权认为他称帝,是为了解救天下的黎民百姓,是不得已却又必须进行的举动。
要是普通百姓看来,孙权向世人宣告的这两个理由,也能勉强说的过去。
但在熟知礼法的人眼中,这篇孙权亲自写就的誓文完全就是偷换概念,狗屁不通。
因为不管如何,大汉的法统世人都是承认的。
当年曹丕称帝时为何要搞禅让的把戏,为的不就是将大汉的法统平稳过渡到大魏上吗?
可在孙权的这篇誓文中,孙权一个字都未提及,刘备建立的大汉法统该如何解释。
就好像刘备从未建立过大汉一般。
从誓文中的内容看来,孙权是认为大汉的法统在刘协那一朝,就已经终结了的。
亦就是说,孙权认为刘备建立的不是大汉。
可这一点是很荒谬的。
别忘了现在孙权名义上,还挂着大汉太尉,九江侯的名号。
要是孙权否认刘备建立的大汉的合法性,那他自己之前不就是小丑吗?
这样
明显意欲蒙混过关的行为,只要是一个稍微懂得礼法的人,就会觉得嗤之以鼻。
但世人明显都低估了孙权的无耻。
有着勾践之奇的孙权,才不会管世人怎么看他。
他也真的不在意,成为一个天下人心中的小丑——只要能完成心中所想。
反正孙权觉得他的誓文「没问题」。
而在孙权的誓文传遍东南大地时,孙权就迫不及待地在一众江东大臣的支持下,缓步登上了合肥城外的称帝台。
汉章武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孙权正式宣告天下,登基称帝,建立吴朝。
同日孙权宣布吴朝建都建邺,并改年号为「黄龙」。
当建朝称帝之举完成后,一件更令世人震惊的事发生了。
当日参加孙权称帝仪典的除去江东大臣外,还有着曹魏派来的使臣华歆。
而就在孙权称帝的高台之上,孙权正式在天下人面前,与华歆签订盟约。
东吴与曹魏的盟约中,有个很重要的内容,那便是二家约定中分天下。
具体如何中分的内容,并未流传出来。
可单单这「中分天下」四个字,就足以让世人感到震撼。
因为这四个字代表着,从孙权称帝的那一日起,东吴就将与曹魏正式联手,一起对抗大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