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任何人搀扶,倔强的张昭凭借着手中的拐杖,在众臣目光的注视下站起身来。
当站起身后,张昭似是无意地问道:
「陛下召的是臣,还是臣等。」
臣与臣等,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但内中却天差地别。
面对张昭的询问,是仪不敢怠慢,他将孙权的原话复述了一遍给张昭听。
是仪的声音虽轻,但还是落入了张昭身后众臣的耳中。
对于这群历经世事的老臣来说,他们自然懂得孙权这句话的含义。
他们懂,张昭又岂会不懂呢?
陛下,这是在威胁他呢。
当然,这也可看做是孙权对张昭的一个警告。
在这一刻打退堂鼓,一切都还有余地。
只是张昭会惧怕孙权的威胁吗?
他又会在意孙权的这个警告吗?
若想有余地,他今日就不会来!
「那便见吧。」
张昭的语气很是坚定。
张昭的回答让身后的众臣心有担忧,却让是仪不禁地又对他
微微一拜。
张公刚正,向来如此。
在对着张昭一拜后,是仪便在前方领路,带着张昭往着昔日的太尉府内走去。
其实若不是出于礼节的需要,张昭又何须是仪带路呢?
太尉府的前身,是孙策的吴侯府。
而被孙策称为仲父的张昭,正是当年主持修建吴侯府的人。
或许孙权登位后,曾多次将太尉府进行扩建,但再如何扩建,基本的格局轮廓是不会有所改变的。
在一迈入府中后,一股久违的熟悉感就浮现在张昭的心中。
跟在是仪的身后,张昭一步步往府内深处走去,而在身体不断前行的过程中,张昭的思绪却不断的回忆起往昔。
建安初年,他跟随好友一同避难来到江东。
刚刚来到江东,孙策听闻他的到来后,便亲自备下大礼上门拜访邀请他出山。
在孙策言辞恳切地请求下,他终于被孙策打动成为孙策的谋主之一。
「吾方有事四方,以士人贤者上,吾於子不得轻矣。」
直至今日,张昭还记得他出山那日,孙策开心不已的模样。
也正是在那一日,孙策对着他的一众部下,说出了这句话。
孙策是在担心江东的骄兵悍将,会不尊重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