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资格感悟刘邦英灵的,唯有刘备与刘禅二人。
刘备身为帝王,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那么刘备为何还要有此要求呢?
当心中的这个疑惑浮现后,有些熟知历史的大臣,渐渐猜出了一些端倪。
大汉四百年以来,当臣子拥有某种特殊的身份后,便可以有资格告祭刘邦。
那种身份称为——辅政大臣!
猜出刘备用意的部分大臣,纷纷用羡慕的目光看向张飞、诸葛亮、糜旸三人。
可羡慕归羡慕,那些大臣心中却没有嫉妒的情绪。
因为让张飞、诸葛亮、糜旸三人成为刘备去世后的辅政大臣,他们是服气的。
张飞、诸葛亮、糜旸三人也不笨。
别人能猜出的事,他们没道理猜不出。
故而在震惊之后,他们三人便依次上前告祭起刘邦。
当排在最后的糜旸告祭完刘邦后,刘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有着糜旸三人在,大汉至少还可昌盛数十年,重新一统天下更是一件可以深深期盼的事。
待糜旸退回臣子的行
列中后,刘备转身看向深处在灵庙内的众大臣,他笑着说道:
「今夜元旦宴会,诸君要威风海量!」
刘备的笑容感染到了灵庙内的一众汉臣,沉重的神情在一众汉臣的脸上慢慢消失。
既问罪已毕,接下来自然当论功了。
...
由于在前往长陵的路上耗费了不少时间,故而一众大汉君臣并未歇息多久,就迎来了夜色的降临。
当天空中的最后一抹光亮消失在天际,长陵内外瞬间出现了新的亮光。
一把把早就准备好的火把,在忙碌的内侍手中被点燃。
一盏盏洋溢着喜气的灯笼,在往来的宫女手中被高举。
当数之不尽的火把与灯笼被聚拢在一处时,它们共同发出的亮光,足以将整座长陵照的宛若白日。
一座高达十数丈的高台,静静地矗立在刘邦的陵园之外。
高台位于刘邦的陵园与先汉功臣陪葬墓群之间。
若他们真在天有灵的话,那么借助着亮如烈日的火光,他们一会是能清晰的看到高台上发生的一切的。
早就换好常服的一众汉臣,在夜幕刚刚降临的那一刻,就已经纷纷来到了高台之下。
由于宴会尚未正式开始,故而一众汉臣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