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
“快了,应该快了!
臣弟出去看看。”
说着说着,张飞就要往外走,可他最终并未能迈开一步。
因为他的手正在被刘备用力抓着。
“兄长不想你走。”
刘备的这句话,让张飞刚刚擦干的脸庞,再度被汹涌的泪水所吞没。
“臣弟不走,不走,臣弟会一直陪伴着兄长。”
见张飞留下后,刘备对着内侍喊道:“唤相国进来。”
得到刘备的吩咐后,内侍忙不迭地跑出殿外将诸葛亮给带了进来。
当诸葛亮入内看到躺在榻上,无比虚弱的刘备后,故作坚强的外壳被瞬间击碎。
扑通一声,诸葛亮双目垂泪地跪在了刘备的榻前。
“陛下!”
见到诸葛亮的反应后,刘备示意张飞扶着他坐起来。
当坐在榻上后,刘备终于有力气伸出手。
一双冰冷却又带着别样温度的手,不久后触及上诸葛亮的脸庞。
一滴滴悲伤的泪水,被刘备用双手一点点抹去。
“吾还是希望卿唤我明公。
如当年隆中初见时一般。”
刘备的这番话,更让诸葛亮的泪水,如决堤的回忆一般不断涌出。
想那年隆中初见,一人满目沧桑,忧国忧民,一人羽扇纶巾,智珠在握。
那一年,曹操势大,有吞吐天下之象。
那一年,刘备仓皇,有髀肉复生之恨。
而那一见,既是命中注定,却又是相见恨晚。
“我今年年近五十,还能见到兴复汉室的那日吗?”
“明公勿忧,有臣相助,大事可成!”
那一见,一人敢问,一人敢言,遂定下了这份千古罕见的君臣之谊。
那该是多么浪漫,且令人向往的一次会面呀!
时过境迁,当年的一人成为大汉天子,一人成为大汉相国,可他们二人的关系,却从未有过转变过。
鱼水之情。
“明公!”
回想起往日种种,诸葛亮情不自禁地如刘备所愿,喊出了这么一句称谓。
而在听到诸葛亮的这声称谓后,刘备脸上流露出十分惬意的神色。
“一切都未变过,真好。”
在发出一声无憾的感慨后,刘备紧紧抓住诸葛亮的手,他指着跪坐在一旁不断哭泣的三位亲身皇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