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哭。
这些哭声,也让马超的眼神充满了悲伤。
但马超不是在为自己即将离开人世而悲伤,他悲伤的是:
「还记得少时祖父去世时,他的榻前,他的院落外,跪满了我马氏的老女老少。
若我没记错的话,那时候为祖父送终的族人,足有上百。
可现在,可现在,我身边不过一弟,一妾,一子而已。」
说完这句话后,马超的脸上已然布满了泪水。
在场的人都知道,为何今日为马超送终的人这么少。
建安十七年,马腾及数百马氏族人,被曹操齐齐斩首于邺城!
以往这一件事,一直是马超心中最大的心结,他也从未因为这件事,在外人面前流过泪。
但在今日,马超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他不孝呀!
「大司马,你说千百年后,世人会如何看待我呢?」
面对马超的询问,糜旸并没有回答。
因为糜旸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马超现在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聆听者。
不出糜旸所料,马超似是不在意糜旸的回答,他紧接着又说道:
「若一会我见到父亲,弟弟,又该如何面对他们呢?」
马超问的两个问题,从明面上来看都是无解的。
不止是糜旸,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回答马超。
也许这一点,马超自己也知道,所以他又朝着糜旸问了一个更具体些的疑问。
「今朝史书上,我会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史书很多时候,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具体到今朝,马超相信糜旸就会是那个胜利者。
所以马超这句话与其说是个疑问,倒不如说是个请求,请求糜旸来日在史书上,多为他美言几句。
而这个请求,就是糜旸可以回答的了。
糜旸看向马超,哪怕马超的眼神中有着浓厚的希冀,但糜旸还是说出了他的态度。
「孟起往日错事,我不会有所遮掩。」
糜旸的这句话,无疑在根本上否决了马超的请求。
而糜旸的这句话,亦让马超眼中的希冀,变得彻底崩散。
终究还是妄想了吗?
可糜旸接下来的话,却带给了马超不一样的希望。
「莫说是孟起,就是旁人,乃至于我的伯父糜公,我也不会在史书上矫言美化他。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