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汇合后,从长沙境内的下隽县出兵,入庐陵郡,攻艾县,再一路北上至柴桑城外。”
本来丁奉都打算不管糜旸说什么,他都直接领命就是。
可糜旸的这个命令,还是让丁奉不解起来。
丁奉想了一会见想不通,直接问道:
“我军不走水路吗?”
从地图上看,州陵前往柴桑有两条路。
两条路中除去糜旸刚刚说的那条外,还有一条就是从州陵直接顺流而下至柴桑城外。
借助着长江的便捷,若丁奉从水路出发,时间上将会缩短不少。
正所谓兵贵神速,似捅心窝子这样的事,不是越快越好的吗?
听到丁奉的不解后,糜旸出言解释道:
“陆逊在进入荆州前,曾给永安城外的吕岱,留下了两万余吴军。
而据探查可知,永安港口中尚有着许多敌人战船。
若我军直接顺流而下,是可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柴桑城。
但永安在州陵与柴桑水道之间,若吕岱率东吴水军从背后袭击我军,或是截断我军粮道,那我军危矣。
而陆路虽远,但当下陆逊的大军,大多聚拢在公安一带。
长沙全境皆在我军控制中,绕道长沙足可保证我军后路无忧。
况且从陆路进军还有着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
丁奉立刻脱口而出问道。
在丁奉困惑的目光下,糜旸继续笑着说道:
“柴桑之重要,可喻为江东之心腹。
当你率重兵攻打柴桑的消息传到孙权耳中后,孙权会怎么做呢?”
孙权还能怎么做。
东吴的主力,还在傻傻的在公安城外坚守。
当孙权得知汉军奇袭柴桑的消息后,他定然会下诏江东各地将领率军勤王。
而吕岱的两万余吴军,距离柴桑最近,战斗力亦最佳。
所以孙权给吕岱下的诏书,定然亦会是最急切的。
到那时吕岱还能继续龟缩在永安城外吗?
吕岱能做的,唯有尽快率军驰援柴桑。
东吴的水军凭借着先进战船的威力,是糜旸一直所忌惮的。
永安城外的两万余吴军,亦就像一根骨头卡在糜旸的喉咙一般,让糜旸感觉很不舒服。
凭心而论,哪怕糜旸再如何善战,可要是让他率荆州水军与东吴水军在水面上硬拼,糜旸心中也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