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没有说大话,他只去了一趟,就说服三关守将来降。
孙策兑现了诺言,将三关纳入阳安都尉的管辖范围,并将平春、黾县、新息、轪国、西阳五县的赋税划归阳安都尉,作为养兵之用。这几个县处于山区,耕地有限,赋税都不充裕。前两年发生饥荒,李通为了养兵,几乎散尽家财,在笼络了人心的同时,他也破了产。孙策将这五个县的赋税划为阳安都尉专款,就在财政上保证了阳安都尉辖区的后勤补给,李通再也不需要用自己的钱养兵了。
李通感激不尽,提出将长子李绪送往南阳求学。孙策拒绝了,李基还小,才五岁,连幼稚园的年龄标准都没达到,这不是求学,就是送质。
“不急,等两年再说。”孙策对李通说道:“南阳幼稚园名额很紧张,我现在手头也紧,不敢扩大规模。给你名额,南阳人会有意见的。”
李通等人很好奇,他们还不知道南阳有个幼稚园。一打听,这才知道南阳不仅有郡学,还新开了个幼稚园,专门接纳普通百姓的孩子入学,不仅待遇好,先生也出类拔萃,是大儒蔡邕的女儿,周瑜未过门的妻子。第一期招收一百人,结果报名的时候来了上千人,为了争一个名额,南阳太守阎象、辅义中郎将周瑜的门差点被人砸了,阎象不得不公布入选童子的名单以示公正。
孙策唉声叹气地大倒苦水,李通等人却心动不已。他们又不是傻子,岂能看不懂孙策的用意。专门招收普通百姓的孩子,不管这些孩子将来能不能成才,孙策已经得到了南阳百姓的民心。这些孩子将来做了官,能不感激孙策的恩德吗?
这是孙策的太学啊。
孙策越是不肯让他们入学,他们越是不甘心,好说歹说,最后孙策答应给他们十个名额,而且是下一期的。李通等人高兴之余,也对南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约等一段时间宛城考察一番。幼稚园进不了,南阳郡学还有机会嘛。
兵不血刃的解决了三关,孙策和周瑜各奔东西。周瑜赶回南阳,准备南郡攻势。孙策派黄忠回平舆,自己率领亲卫营赶往庐江、九江。一来要去接家人,二来九江太守周昂是袁绍的人,他必须拔掉这个钉子。
到了蓼县界,孙策停住了脚步。蓼县是庐江郡的属县,他虽然有朱儁的手令,可以征调庐江、九江的粮赋以备战,但是他没有直接管理这两个郡的权力,越界不合规定。陆康又是一个很讲规矩的人,他不想因为一些细节惹来非议,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他在汝口扎营,命人传信陆康和周昂,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