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的警报声尖利的响起,在武汉的上空听起来是如此的刺耳。
尽管日军距离武汉还远,但这样的空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银色闪光”号缓缓的靠拢到了码头。
似乎不管在武汉发生了什么,都和这艘美国邮轮无关。
那面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特别的醒目。
“戴先生,到了。”
“哦,你陪那些俄国人先下去吧,注意安全。”
“是的。”
此时的孟绍原,根本没空去照顾自己的家人。
阿纳托利斯基和他的同伴们,在孟绍原的陪伴下,终于踏上了武汉的土地。
他们中的许多人居然都忍不住开始欢呼起来。
战斗,他们即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战斗!
“看啊!”
忽然,有个苏联飞行员指着天空大叫。
天空上出现的,对于这些苏联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伊15和伊16战斗机。
苏联人喜欢把她们分别昵称为“黄莺”和“燕子”。
而这也是苏联援助中国的主力机型。
伊15是双翼机,飞行稳定,转向盘旋性能优异,缺点是飞行速度较慢。而伊16是单翼机,飞行速度快,俯冲、爬升性能出色,不足之处是操纵没有那么灵活。
面对它们的主要对手是日本的九六式,这两种战斗机分别在机动性和速度上大占优势,二者又刚好形成互补,在历次的空战中,苏联飞行员利用双机配合的战术,战果显著。
而苏联为中国提供的轰炸机,则是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外号为“喀秋莎”的斯勃快速轰炸机。
它以轰炸机的面目出现,其速度甚至比日本九六式战斗机还要快,单凭速度就能摆脱日本飞机的追击。
随着苏联援助的大批到达,到1938年2月,中国各战场的空军已有390架作战飞机,其中主要是苏制飞机。
再加上大批的苏联援华志愿飞行员,中国空军的主力防空力量,实际上已经由苏联志愿航空队承担。
南京沦陷后,中国的空中力量大部分配置在华中地区的机场,武汉因为战略位置突出,集中了三分之一的战机,超过一百架。
随着苏联飞机和飞行员的到来,天空的局势开始发生逆转。
在中苏两方的共同协商和配合下,他们联手在武汉上空上演了一出好戏。
4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