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词汇的话,“万元户”这个词一定榜上有名。
对于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还是个很遥远的目标,可祝昌盛却知道,这对林朝阳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不提别的作品,今年光是《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的收入恐怕就让林朝阳赚的盆满钵满。
林朝阳笑了笑,“哪有那么夸张,《高山》能卖那么好是有特殊原因。”
“有什么原因咱不管,稿费你可是实打实的拿到了手。你这一部中篇,比别人写两篇长篇赚的都多。”
祝昌盛的语气中三分感叹,七分羡慕。
对于大多数作家来说,林朝阳的这种收入是不敢想象的。
这年头一篇中篇的稿费通常三五百块钱,发表之后出版得看运气,印数稿酬什么的就更不能指望了。
即便是卖出10万册,也不过20%的印数稿酬。别看现在国内读书气氛浓厚,但一般的图书想卖到这个销量其实并不容易。
《高山下的花环》在半年时间里狂销超过二百万册,是天时地利人和,哪怕是放在人文社这样的国家级出版社里,也是极其罕见的情况。
“我们社里最近还有人说呢,当初真不应该把《高山》这只下金蛋的母鸡给放跑。
不过我们还有《赖子的夏天》,社里最近在张罗给《赖子的夏天》开座谈会。
过段时间应该会跟你聊《赖子的夏天》的出版事宜,又是一大笔稿费。”
祝昌盛是《当代》的编辑,并不负责人文社的图书出版业务,所以只是给林朝阳漏了个口风。
林朝阳摇了摇头,说道:“哪儿就一大笔稿费了。你还当《赖子的夏天》的销量能跟《高山下的花环》一个水平?你们杂志卖了多少,你又不是不知道。”
《赖子的夏天》发表在今年《当代》的第二期上,头条发表、一期发完,待遇是独一无二的。
发表之后,受到了广大读者和文学界的广泛欢迎,尤其是在评论界的反响,几乎是一片赞誉。
主要原因,无外乎是林朝阳在中所表现出的成熟技法,让评论界看到中国文坛诞生了一部意识流文学杰作。
要知道在此之前,国内尚未诞生过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意识流文学作品。
而且林朝阳在中很好的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创造出了富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独特作品,这更让评论界感到惊喜。
当评论家阎刚喊出“中国式意识流文学”这个概念之后,便迅速收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