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个动荡的月份。
主编章光年卸任,由王濛接任。三位副主编葛洛、李轻泉、刘剑青,三去其二,只保留了刘剑青一人,可以说是大动筋骨。
这还没完,王濛刚来到编辑部,以杂志缺少年轻干部和得力人手为由从《燕京文学》调来了陶玉书,从《中国青年》调来了祝伟,给编辑部补充了新鲜血液。
编辑部所有人都明白,这两人就是王濛的亲信。
当然了,除了给自己带来了得力助手之外,王濛也明白团结老同志的道理。
他主张对编辑部进行人事改革,对原有的编委会进行重组,号召老一代作家退出编委会,由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作家加入。
再从其中遴选出副主编人选,如此一来,副主编人选肯定要从编辑部的老人儿当中选出来,老人也不怕新人抢功劳了,王濛这个新主编威望必然大涨。
短短几天之内,纵横捭阖,一下子就理清了局势。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陶玉书从祝伟处听来的,祝伟比陶玉书早来了两天,他跟林朝阳是朋友,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要比跟其他人更亲近。
更何况他们俩还都是被王濛调过来的,天然就多了一层信任。
了解到了编辑部如今内部的情况,陶玉书并未多说什么,她来《人民文学》是为了工作的。
林朝阳的《高山下的花环》是在《人民文学》发表的,崔道义是责编,这是陶玉书在编辑部的又一个熟人。
上面有主编罩着,身边还有熟人同事,陶玉书刚到编辑部,就迅速适应了环境。
到了傍晚下班,她刚走到楼门口,就听讲王濛在叫她。
“主编,您有什么指示?”
王濛笑着摆摆手,“什么主编,还是叫老王。”
他又说道:“你们家朝阳最近在忙什么?”
“他能干什么啊除了上班就是写。”
“难怪他产量高,这个创作态度真不是一般的端正。”
王濛闲聊了两句,提出了去家里拜访的请求,陶玉书自然不能拒绝。
陶玉书骑着摩托车,后面跟着骑自行车的王濛,两人一路来到小六部口胡同。
林朝阳两口子搬家后,王濛还是第一次来,他一进院子便忍不住赞叹:“你们家这院子可够大的了,比叶老那院子还大。”
《人民文学》杂志社所在的东四八条52号楼的斜对面,就是叶圣陶老先生的大院,占地很广,但跟陶玉书家的院子比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