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值房。
刘健将一份通过正规渠道送京,从通政使司传送过来的奏疏,也就是唐寅请辞的奏疏,直接放到李东阳面前。
李东阳拿起来一看,点头道:“例行请辞,倒也常见。”
显然李东阳并不觉得唐寅的请辞是由衷行为,他会觉得唐寅是在惺惺作态,前线战事没取得胜果,撤兵回来之后假惺惺做一次请辞,等皇帝下旨不准允,他又可以继续“为非作歹”。
这也是朝中文臣惯用的套路。
刘健道:“再看看这个……”
随即李东阳看到了一份让他惊掉下巴的奏疏。
是陕西道三名监察御史联名上奏参劾唐寅的奏疏。
在奏疏上,他们痛陈唐寅在西北的劣迹,更表明在北方一战结束之后,唐寅直接躺平了,连兵马都不训练,更是对军政事务非常懈怠,连日常的巡防等事都做不到。
反倒是成国公朱辅在任劳任怨,一直在完成一些巡防之事。
但随后在结尾又表明,在唐寅的不作为带动之下,连成国公都被感染,竟然也学着唐寅不问军务……
看起来,那些言官是懂得抬一踩一的,他们在这件事上是充分贬低了唐寅,对朱辅倒还算客气,对唐寅那是各种攻击,就唐寅的作为,他们差点想把脑海中能用的恶劣词句一并用出来。
李东阳感慨道:“对三边总制的参劾也有不少,但从未有一份,像今日这般……言辞激烈。”
前面几任三边总制,也会经常遭遇到参劾等事,但在那些参劾中,措辞都不会像今天这么强烈。
唐寅就好像是挖了那群人的祖坟一样。
刘健无奈道:“入朝三年,什么成就都还没有,就能位居高位,全都是靠陛下的宠信,还有某些人的胡作非为,他的能力必然是跟不上他如今的官职,做得不好,被人参劾也是平常事。”
李东阳差点就想问,是吗?
先不论唐寅能力行不行,就说这群人参劾唐寅,真的是因为他真的不行?还是说……
这群人是妒忌唐寅?
自己入朝为官,苦熬了多年才混到了监察御史的级别,这官职看似清贵,却也只是个芝麻绿豆官。
唐寅凭啥就可以入朝三年多混到今时今日的地位?
这公平吗?
我们稍微逮到机会,那还不添油加醋把唐寅好好攻击一番?
刘健道:“宾之,既然连唐寅自己都不想继续在西北,那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