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明的国门又摆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而且在未来几十年中肯定发展不了什么工商业的地方——从天启年间开始,大明北地就越来越冷,越来越旱......这种情况下,还发展什么工商业?工商业人口吃什么去?
所以摆在朱由检面前的,不是在北直隶发展工商业,而是要在北直隶去工商业......因为北直隶的农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根本不可能供应庞大的城市人口。
而海运漕粮供应几十万军队(包括家眷和牲口)已经非常吃紧——如果朱由检准备把战火烧到后金国内,那么还得考虑陆上后勤线的巨大损耗。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再维持百万之数的工商业人口......这些工商业人口再加上为工商业服务的牲口,一年消费上千万石都是可能的!而且这百万工商业人口所从事的生产需要的许多原材料,也得靠海运从东南运过来。
而天津卫的港口又不是很好,每年都能冻上几个月!卫河(海河)动不动就水浅不能行(舟),运输成本极高。
所以即便朱由检有逆天的手段,在北直隶强行发展出工商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比东南贵得多,根本没人会买......
因此以北京为帝都,实行“天子守国门”路线的朱由检,就只能立足于地主阶级武装。
而立足北直隶的地主阶级武装,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不会抢还能有活路?
“孙先生、卢先生!”朱由检笑着对两位忠臣(他们都挂着讲官的名义)道,“你二人是不是准备弃儒从商,替朕管理诺大的皇庄产业了?朕要不把你们俩调入御马监?”
什么?入御马监?两个忠臣心说:当御马?还是当太监?都不合适啊!
“陛下,臣是儒生,不会经营......”
“臣亦是书生......”
忠臣也不傻,皇庄产业可是烫手的山芋,各方觊觎,而且又很难管好!
朱由检又问:“若是老祖宗遇上了这种事情,会如何去做?总不能赶鸭子上架,强令中山王、开平王去做买卖吧?”
“这个......”
“可是太祖皇帝也不会去抢......”
朱由检正色道:“太祖高皇帝可是红巾义军的头领出身啊!”他一捏拳头,“抢......江山都是抢来的!抢个把人算什么?”
说着话朱由检笑了笑道:“二位都是读书人,如果觉得不合适......待会儿进了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