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姊妹,可惜后者胆子小,当年没有跟她一同起兵。不过这桩壮举,时日一久,陆地神仙们都没有太当回事,不晓得其中的凶险程度。”
殷霓刚想要下意识问责一句,你刘绕为何不早点道破金鹂的大道根脚,却蓦的想起当年殷宓的爷爷,那一朝的大绶天子曾经烧香于玉霄宫,询问过她的意见,是否可以让刘绕“适当的距离龙椅远一些”,而殷霓当时的答复就是无所谓。
在那之后,刘绕就开始有意无意减少参与朝会的次数,久而久之,大绶国师渐为摆设。
刘绕看着空荡荡的大殿,自嘲道:“你们是不是很奇怪,如此不堪的大绶王朝,竟然还能得个浩然王朝第四?”
老人很想念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当时刘绕刚刚破境,也是一位志向高远的年轻仙人。
年龄悬殊、仙凡有别的他们,在大雪纷飞的时节,相逢于一间即将打烊的市井酒铺,风雪扑簌簌撞在门口悬着的棉布帘子上边,屋内饮酒论时势,俱是心肝滚烫,觉得大绶的明天一定会艳阳高照,京城的冬天将永无冻毙的乞儿。
姜尚真点头道:“我都要替第三和第五打抱不平了,一个觉得恶心,一个倍感耻辱。”
崔东山伸出一只手掌,一一弯曲起来,笑道:“第一,祖上确实阔过,攒下一份不错的家底,就算期间出一两个败家子,也经得起挥霍。第二,得位不正嘛,最怕青史留下骂名,也好办,秘传几句祖宗家法给后人,所以殷氏一向极为厚待读书人,优渥养士数百年,这就很占便宜了,容易有个好名声,可以把各方游士骗进来。第三,有十四境鬼物‘蚬’在境内游荡,谁敢随便伸手。第四,之前大绶朝祖坟冒青烟,出了一对惊才绝艳的‘文武双璧’,类似大骊宋氏的袁曹两位中兴之臣,文嘛,说的就是少年浪荡子突然回心转意、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连中四元的国师刘绕了,另外一位,生前武功之盛,带兵打仗的资质,当世一流,其才干之极佳,类似我们大骊陪都的柳清风,这种‘官’,求是求不来的,只能碰运气。第五,别看殷绩是个坏得流脓的大反派,其实他当皇帝还是有点本事的,绝非俗手,有这种人坐龙椅,当然是权相名将全部靠边站。第六,再不济,不还有个老祖宗殷霓暗中照拂殷氏子弟。”
刘绕点点头,“少年郎有见地。”
崔东山拱手摇晃几下,幅度极大,嬉皮笑脸道:“老仙君好胸襟。”
陈平安只是仰视那口龙头下探、口衔骊珠的华彩藻井。
姜尚真顺着自家山主的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