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将这竖子押往总正寺!”李二陛下见房玄龄这么说,他先是一愣,随后便吩咐侍卫将李祐给带了下去。
而此时李泰和李愔,也默契的松开了手。
“你既然乐意跪在这,就跪到天黑再起来!”在离开前,李二陛下将目光停留在李恪身上好一阵后,旋即转身踏上台阶,穿过屏风,去往了后宫。
-------------------------------------
一场大朝会,自此不欢而散。
而大臣们的反应,却是各有不同。
武将们大都都认为燕王是个人物,就是比之楚王殿下,还是差太远了。
毕竟踹肩膀跟踹胸口,这事关胆量之事——楚王殿下从来就没让大家失望过。
而文官这边,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
不管大家如今对楚王殿下抱着何种心意——但是权万纪的做法,却着实让人不齿。
在权万纪没有说出那番看似为楚王殿下鸣不平的话语之前,大家可能也就认为他目光短浅了些,可等燕王飞起一脚后。
众人在吃惊之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此人用心之险恶,已经不下于赵国公了。
他娘的……
挑拨离间也不是这么挑拨离间的啊……
你权万纪是真不怕遭世人唾弃吗?
而同一时间,在回到后宫后,又自觉没什么去处,于是去了御书房的李二陛下,也从盛怒之中恢复了理智。
“权万纪此人,当诛!”李二陛下嘴上这般说着,视线却已经落在了摆在御案前的高句丽地图上。
“新罗……”随着一根手指从新罗的边境上划过,最终停留在新罗王都——庆州:“你们若是能撑到明年开春,这个公道……朕就替你们讨回来!”
十月,大唐给新罗的国书从长安出发,历时一个月,才到新罗女王的手中。
“李世民……李世民!”新罗王宫内,新罗女王目光信的开头,那刺目的“稍安勿躁”四字,让她感到一股怒火正从胸口直冲脑门。
“女王……”陪在新罗女王身边的,是新罗执事部(类似中书省)的侍中:“大唐皇帝他拒绝了我们的求援?!”
“不,他没有拒绝,只是他在信中说,泉盖苏文已经跟他做了解释,表示这场战争存在着误会。所以李世民认为自己作为天可汗,有责任调解我们新罗和高句丽还有百济的矛盾——等到明年春天,大唐的使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