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等人为了“雅兴”,带过来装饰住宅的,不过后来很快扩散开,在各方面都得以运用。
不过,紫帐汗国几乎没有出口过纸张,相反他们还得经常从埃及购入,哪怕人家质量没他们好,也得买。因为自从印刷术引进之后,纸张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够用。
和常识不同的是,雕版印刷的效率不见得比活字低。尤其是汉字这种文字,活字的优势并不大,发展的可能还没雕版快。
到清朝后期,完全成熟的印刷,已经把书籍价格压到了十分低廉的程度。按英国人的调查,实用性质的普通书籍非常便宜,一本小册子的价格甚至低于一碗面条;而如果印刷工坊使用了女工,价格还能压得更低。
之所以能做到这种程度,是因为社会中存在众多能够识字、制版的工人,包括女工,把成本大幅压低了。
而另一方面,抄书也非常流行。由于大量底层文人的存在,小批量的书籍复制完全可以通过抄写完成,这些“孔乙己”们的工钱,比活字印刷都低,艺术性上也胜过对方。
两边夹击之下,活字印刷反而陷入尴尬的局面了。很长时间内,都是靠印刷不怎么上得了台面的通俗小册子来维持生态位。因为明清市井文化的发展,这种东西“更新”快,雕版跟不上,孔乙己们也抄不过来,就这样才留下了一些生存空间……
在这多种因素作用下,也就产生了清末民国那些很魔幻的识字率。
当然,这些数字也只能大致参考,因为“识字”的标准差别太大了。
比如,要是按美国人的标准,根据1918年的统计,一半的新教教民能够轻松阅读《新约》。考虑到民国年间的识字率还不如清朝,而教民的素质也很是参差不齐,这个数据就很夸张了。
同理,1896年,夏威夷的统计发现,25%的中国女移民能识字。考虑到那时候远渡重洋的女性,基本不太可能是社会上层,要么是那时的文化环境并不如后世想象的落后,要么是美国人的标准太松了。当然,也可能二者都有吧……
所以,这种技术发展起来,不说能达到什么效果,起码欺负下这会儿没文化的欧洲人应该是够了。实际上,这也不需要现代数据的支撑,毕竟古人一样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和郭康知晓的过去历史不同,这个世界,成熟的印刷术是紫帐汗国直接整套带过来的,而且从一开始,张大牧首就收罗了大部分工匠和机器,天天印他那些传教册子过瘾。
由于这几重关系,印刷从一开始就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