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若是秦浩真能成他女婿,他是一千一万个乐意的,可一想到秦浩的家世,又难免有些心虚。
萧元漪看向秦浩的眼神也有些纠结,她的文化水平可比程始要强多了,这首诗明显是秦浩有感而发,如此才情怎能不让人动容?
这般才情、品貌,再加上秦浩的家世,她很清楚这首诗传扬开来,秦浩会有多抢手,她可没自家这傻闺女心这么大。
.......
汉朝的诗虽然以楚辞为主,但只要是好诗,总会有人欣赏。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千古名句很快就在都城传开,秦浩这个作者,很自然的就出名了,甚至连带着一直名不见经传的程承,也有了一些名气。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宫中教授过秦浩的几位大儒还吃醋了,特别是张纯,他可是秦浩的正牌老师,而程承却只是蒙师,结果这样的千古名句却落在了程承身上,他能不生气嘛。
秦浩不由暗自好笑,别看这些大儒平时一副超然物外的姿态,真正涉及到名声,还是看得很重的。
这不,眼看要到正旦了,张纯却说要回老家,还特地让太子来暗示秦浩,让他一定要去送行。
秦浩有些哭笑不得,这小老头居然还有这么傲娇的一面,无奈,只能被迫再度当一回文抄公。
于是,就在一众送行的人群注视下,秦浩来回走了七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好。”
“好诗,秦公子果真好文采,今日七步成诗,必将成为一段佳话!”
来送行的要么是张纯的好友,要么是他的学生子侄一辈,都是学富五车的文化人,自然知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一首诗是多么困难。
何况还要附和场景、心境,而秦浩却只用了七步,便做出了这样一首足以流传后世的诗,虽然只有两句,但也堪称惊才绝艳了。
张纯心里其实已经乐开了花,不过表面上还是装作一副很澹定模样,还要吐槽:“这诗词似乎不完整?”
秦浩不由苦笑,后面两句就没那么应景了,还是浅尝即止的好。
“学生愚钝,就想到这两句。”
张纯很装逼的轻抚长髯:“还需多加精研,开春为师回来时,还要听到后两句才好。”
好嘛,逼都给你装完了,秦浩暗暗无语。
总算是把张纯给送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