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死里逃生,碰巧走出了一片可能存在的新天地。
……
李庆华出院后的第二天就正常来医院上班,没有在家泡一段时间的病号。
“从文,从前科里的慢诊手术都是怎么来的?”李庆华闲得无聊,和周从文了解情况。
其实李庆华基本都知道,之所以多问两句是担心有疏漏。
“基本都是王成发老家的熟人。”周从文实话实说。
“人民医院压的挺狠啊。”
“嗯,毕竟是全市最大、最老、技术力量最强的医院,市民都相信人民医院。说起看病,第一个念头就是去那面,所以三院胸科还主要以急诊手术为主。”
李庆华桌子上放着一张病历纸,他轻轻敲了敲,“从文,这个数可是真难看啊。”
周从文一早就看见李庆华统计的数据,估计是他术前去病案室一本病历一本病历翻出来的。这人做事情太用心,从小处徐徐入手,细致入微。
三院去年慢诊手术做了9台,一年的时间做了不到两位数的手术,今年也好不到哪去。院里面对胸外科的定位是能做急诊就行,全部力量都放在妇产、神经内外、循环等几个科室上。
说起来也挺丢人的,一家医院的外科科室,一年做不到两位数的慢诊手术,只能说聊胜于无。
“从文,那时候你跟我说手术量要超过人民医院,我觉得很难。”李庆华沉声说道。
“是一年之内。”周从文笑了,补充了一句。
“你确定么?”
“只要能把体检推动起来,手术量肯定不是问题。”
李庆华没多说话,而是看着纸上面写的数字出身。硕大的一个“9”字,是那么的刺眼。
周从文也没说话,而是静静的看着李庆华。
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张嘴喊一个大目标,这种事儿谁都会。但是难点在于怎么落实下去,落实这个词里蕴含着几多辛苦、几多波折。
“主任。”
“嗯?”李庆华侧头看周从文。
“假如,我说是假如。”
“你说。”
“假如你同事要是做手术,问你的话你怎么说?”周从文问道。
李庆华一怔。
人民医院还有两位医生诊断了肺小结节,但对做不做手术一直犹豫不决。
周从文直接问到这件事儿上。
“我……肯定建议做胸腔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