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百废待兴,以后还需多多倚仗先生。”杨峥也虚应了几句。
鲁芝咳嗽一声,张焕识趣的拱手退下。
杜预看了看张焕,又看了看杨峥。
杨峥会意,“诸位先退下。”
从人与亲兵皆退后二十余步,只有鲁芝、杜预、杨峥三人。
“凉州、雍州与西平非比寻常,北来之人,还需多多留意。”杜预随口一提。
鲁芝道:“西平武人众多,正缺文士,不可因猜忌而闭塞门户。”
杜预拱手道:“小子失言,鲁公勿怪。”
鲁芝笑道:“秉公而言,元凯勿怪。”
杨峥道:“鲁公之言有理,但元凯之言亦不为错,小心防备总是对的,我会令孟观细心查证,然后方可大用。”
杨峥也没太当回事。
细作肯定是有的,也不可能避免。
只有不让他们进入关键部门就行。
九野营与宣义司都不是吃白饭的。
离秋收还有一个月。
西平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此。
不过杨峥巡视各大屯田之后,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路难走……
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山路,大坑连着小坑。
这年头官道的作用就相当于后世的高铁。
延伸到哪里,哪里才真正归于杨峥治下。
平垒营这一年半都在修桥,将湟水两岸、黄河两岸连接在一起。
“破羌之战,不是俘虏了邓艾的三千掘子军吗?”杨峥问道。
邓艾种田郎起家,最擅长各种工事和坞堡。
鲁芝颔首道:“是,这些人在金城修建坞堡。”
杨峥道:“我准备效法大秦,在西平修建直道,两位意下如何?”
杜预道:“眼下即将秋收,而且马上要对羌地用兵,似乎不该耗费民力在此?”
鲁芝思索后道:“属下以为可以,秋收之后,奴隶事少,常常聚众闹事,不如取其力修建直道,每日两食,自然应者如云。”
根据后世经验,这么弄也不是不可以,但太慢了。
西平的一切都是在抢时间,抢发展。
细作回报,胡奋与邓艾也是动作频频。
太尉司马孚就任安西将军之后,有监督雍凉诸军事之权,郭淮称病不出,司马孚以关中之力输血邓艾、胡奋。
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前后征调三批屯田客、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