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墨家的影响一度在儒家之上。
杨峥个人觉得,历史长河中,儒家不断腐化,正是缺少竞争对手,太过优握导致的。
而士族是怎么来的?
无非是一群掌握了话语权、仕权、读书权的儒生而已。
扶植墨家,就是在根源上分化士族。
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墨家的学说其实比儒家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出身底层的墨子不满儒家维护强权高贵、尊尊亲亲、压抑人性的统治思想,对儒家的繁文缛节厌恶,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强调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身体力行,艰苦朴素。
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
华夏文明最缺的其实就是实践。
不过墨家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组织严密,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不向当权者妥协,有自己的律法,还有非常强大的军事技能,关起门来,就是一方诸侯。
所以就难免被统治者排斥了。
遇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就彻底没落了。
杨峥一向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墨家的那一套,在大一统王朝发展起来,也是一大隐患。
杨峥需要的是他们实践精神,至于其他的政治主张,则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当然,想要在短期内与儒家分庭抗礼,则是痴人说梦了。
也容易引起天下士人的反对。
还是以前的办法,温水煮青蛙,先在《泰兴大典》中复活理论,然后用科举慢慢引导之,自然会诞生一批人学习墨家。
治大国若烹小鲜,任何改革都不能一厢情愿的蛮干,需要讲究技巧,徐徐图之。
69021178
苍穹之鱼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