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向外扩张,尤其是西域,一块新的文化高地,他们热衷于建造孔庙,设立私塾。
有教无类,最早便是孔子提出的。
儒家内在信心就是仁义道德,四书五经正好安抚四方蛮夷们未“开化”的心。
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朝廷每年招收的名额就那么多,很多在中原落第的儒生一咬牙,在宣义司登个记,领个宣义掾的官衔,一头扎入西域、高原、辽东、南疆等地.
稍微努努力,就能混个一官半职,几年之后做出政绩,中原会优先升迁,调入内地为官。
这为寒门庶族打开了另一条通道。
虽然开了科举,但士族豪强子弟自幼读书习武,还有家中长辈的言传身教,朝廷的动向和心思他们了如指掌,往往能猜中朝廷取仕的内在逻辑,科举的优先权依旧掌握在他们手中。
寒门庶族子弟一半的心思要用在生存上,科举不仅需要苦读,还要一定的眼界,这方面寒门子弟自然落入下乘。
边地苦寒,士族子弟不太看的上,宁愿在内地熬着、卷着。
而其实越是苦寒的地方,越是锻炼人。
寒门庶族子弟去了,能飞快成长,也容易出政绩,被上面看到。
杨峥是力所能及的让所有底层有志之士都有向上的通道。
绝对的公平做不到,至少要相对公平。
(本章完)
43009727
苍穹之鱼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