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遗诏?”杨坚惊讶的读出上面的四个字。
这东西出现在此肯定不是巧合,而是皇帝故意放在此地的。
杨深双手颤抖的打开,关于武帝的传说有很多,当年昭帝和王猛这一对君臣的两税法、募兵制据说都是武帝遗留下来的。
“自古未有不灭之国也,大秦自不例外,若祸患起于华夏,事可为则为,不可为则顺其自然,让百姓少流些血,为华夏多保留几分元气,若祸患起于异族,则我杨氏子孙当血染沙场,为华夏抛头颅洒热血,绝不可妥协……”
杨深读着读着,潸然泪下,心中的罪责和歉意减轻了许多。
“原来武帝早有预见。”杨坚声音也轻松了许多。
话虽如此,杨深心中罪责和歉意虽然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失落。
曾经万国来朝,辉煌无比的大秦,就这么完了?
身为杨氏子孙自然不甘心。
第一份黄绢并无多少有用的东西,只是在劝杨家皇帝不要负隅顽抗,事不可为,直接投降,效仿当年东汉的山阳公和曹魏的陈留王,新朝怎么着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
唐国李家,原本就是大秦的臣子,在襄帝晚年时以军功崛起于太原,一百多年来,为大秦镇守边地,抵御住突厥人潮水一般的攻击,因而也练出一支冠绝天下的步骑,李家的名臣名将层出不穷。
如果大秦还有救,李家也许还会继续为大秦戍边,但自从开元盛世之后,大秦一日不如一日,终于人心尽失。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灵帝在位时,又昏招跌出,想要借李家的手,压制关东群雄。
只是没想到,李家在得到灵帝的扶持后,如虎添翼,在关东大杀四方,历经三代,逐渐吞并河北,将渤海国赶回旧地……
得到河北之地后,李家依旧对朝廷毕恭毕敬,指哪打哪,异常恭顺,直到大秦彻底失去人心之后,才出兵度过黄河,席卷中原、江东、荆襄……
最后才将矛头对向关中。
出兵的理由也只是清君侧,匡扶大秦社稷……
杨深打开第二道遗诏。
“若我子孙不愿大秦败亡,朕有两策可行,其一,率众入高原,收罗高原之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联合西域诸国,与渤海、金兰等属国同伐中原,事或有可为……”
杨深眉头一皱,武帝可能不知道,他的不肖子孙们经过三百多年的隔阂,早就形同仇寇。
渤海国被李家击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