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沙场军功之最,莫过于先登、斩将、夺旗三者。
先登能被推为首功,是因为攻坚战本就是伤亡最为惨烈的战役,首先在靠近城墙之前,他们就要不断遭受弓失、床弩和投石机等器械的勐烈打击,这个过程中还有湍急的护城河,守方布下的陷阱等等威胁,就算成功到达城墙之下,也要面临如何爬上城头,占住城头,继而打开城门等多重考验。
限于科技上的落后,对于攻城方而言攀爬城头的方法只有两个,云梯和垒坡,但后者其实也只适用那种裹挟大量流民的起义军,所以正规军们其实只有一个法子,便是云梯。
但用云梯攀爬也是非常冒险的,仅仅是在正面,除了弓失之外,还会面临滚木、礌石和金汁的倾泻。
尤其是金汁,因为它由粪便和毒药调制而成,守城的军队会把它用烈火煮开,然而装在罐子中。面对攀登云梯的士兵,他们会将其泼在下方,而攻城的士兵只要沾一下就会被烫的皮开肉绽,就算所幸被救回,也会因为伤口重复交叉感染而不治身亡。
这样大的危险之下,想要将士们能主动奋勇登上城头,自然只能选择给与极高的回报了。
韩非子就曾说过:“秦之攻城,有能先登者,皆赐高爵、上田宅。故人争登,无何坚城,秦皆能破。”
后世皆以此效彷,如西汉的两大开国功臣樊会和周勃,便屡次获得过先登之功,三国时的曹魏名将乐进也被称为“先登之王”,“其在濮阳破布,在雍丘破超,于苦县击破蕤,破袁谭于南皮之役,皆有先登之功。”。
可以说就是靠着先登从最低级别的军官累升为“五子良将”之一。
相比之下,斩将和夺旗却又有些不同,若按战后功勋赏赐来说,斩将自然胜过夺旗,可论起对战场胜负的实际影响,其实夺旗的效果更大一些。
因为后者更容易打击敌人的士气,造成敌人阵型的混乱。
......
守军有了防备,又架着雨棚燃起浓烟,阻挡了凌曹的视野,难以冲入,便是遮掩口鼻也不可久战,若要速战速决,便得想法子造成对面的混乱,
而方才退出缺口之前,凌操留意到了一面将旗,便想到了这个法子。
他令兵卒们脱下衣服撕裂成条,再用地上的积水浸湿,然后分发众人,系在面上,不多时几百人准备妥当,或疏或密的散落站在雨中,不管赤膊抑或重铠,全都握紧了兵器,哪怕因为布条蒙住了脸看不到表情,单看那些投射过来的眼神,凌操便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