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懵懂懂的福临就这样成了新的皇帝,大清开国的第二位君主。
福临的上位可以说是各方势力平衡的结果,但这也是最好的结果。
为了安抚多尔衮等八旗勋贵,哲哲皇后在确定了福临当皇帝后,特意挑选了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为辅政亲王,其中济尔哈朗为第一辅政,多尔衮为第二辅政。
这个任命让多尔衮很是高兴,他心里也明白哲哲这么做是为了拉拢自己。毕竟多尔衮在八旗中的力量不弱,他们三兄弟掌控着两白旗是八旗中的实力派,而且在这一次皇位争夺中,多尔衮更展现出了他雄厚的根基,如果这时候不加以安抚,恐怕难以交代。
对这个安排多尔衮也是心知肚明,虽然自己没能当成皇帝,可当初之所以和豪格针锋相对一方面是因为他和豪格的矛盾所至,另一方面是多尔衮想尝试一下,万一有机会呢?
虽说皇位继承人现在成了福临,没能当上皇帝是一个遗憾,可相比让豪格继位这也不是不能接受,再加上自己成了辅政亲王,多尔衮的地位也就此稳固,手中的权力大增,这样的结果虽没意料中的那么好,可也不算差。
至于豪格却成了唯一的失败者,作为皇太极的长子,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他忙活一场却落了空。这固然有着豪格自身的缘故,但也和各方势力交锋最终的结果有着关系。
而且福临继位后,豪格就连辅政亲王的职务都没拿到,反而被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得到了。从这点来说,豪格心里的失落可以想象,可大局已定他又有什么办法呢?而且哲哲皇后也绝对不会给豪格辅政亲王的权利,要知道现在皇位已落到了福临手里,如果再给了豪格辅政大权,那么以豪格的身份地位还有谁能制衡他?
哲哲皇后看的非常明白,在皇位没有决定的情况下她如果支持豪格是没问题的,可当皇位落到福临手中后,豪格就成了威胁福临皇位的不稳定因素,豪格又不是哲哲皇后的儿子,福临却是不同,两者之间谁近谁疏是明摆着的,所以在大局已定之后,哲哲皇后非但不会重用豪格,还会利用多尔衮打压豪格,以防备豪格再对皇位有窥视之心。
“呵呵,福临……呵呵,顺治……。”
大明的乾清宫,朱慎锥很快也接到了从辽东传来的消息,皇太极驾崩,皇位争夺最终福临继位,大清定年号为顺治,这一系列的变化怎么能瞒得住近在咫尺的大明?
锦衣卫在辽东也是有不少探子的,就是盛京那边也派了人过去。虽然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传递不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