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明天要进山一路巡察,必须备马,加之春天时节,陈天华决定从陆路上慢慢行走,虽然慢些,但沿途可见闻当地的风土民情,也不失为是一种春游踏青。
从汉阳渡江至武昌府,出了城,一条宽阔的官家驿道,便出现在众人面前。
驿道是用三合土加石灰沙浆混合筑成,上面再压上一层碎石,全面夯实,如此一来,即便是大雨大雪天,也不会泥泞难行。
现在大清国内还没有出现水泥或沥青路面,可能上海的南京路上有一段洋人搞的是沥青路面,但少得可怜,在如今的大清国内,并没有推广价值。
而如今湖广城镇所有的官道,都采用三合土加石灰沙浆工艺筑路,这个筑路标准,说起来还是陈天华这个工部侍郎的功劳,他二年多前就下发了一个《大清国工部,关于官道筑路工程标准》
这是大清国的筑路国标,筑建出来的路,也称之为国道。
这不仅仅是为民造福,更是为了今后军事上的需要,有了这样的一条标准国道,兵员调动,大型器械,物资,粮草的运输速度效率都将提高不少。
这条通往大冶的国道,是初任湖广铁路总局局长陈天华,为当时湖广总督张香帅最早开工修建的,是一条样板路。
不仅因为这条样板路通过湖广总督府门口,更是通往湖广新军训练基地、军营,有一条好的道路是必不可少的。
道路两侧绿荫荫一片,早几年就移栽上树木,现在开春,路两旁还不时的挖有大坑,还在继续栽培树木,这已经成为武昌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
国道很宽敞,上面人来人往,骡马牛车穿梭,很是热闹,路人见到陈天华一行马队行来,威风凛凛的,大伙都迅速避到路旁,躬身行礼。
到了傍晚时分,一行人进入大冶县境内石灰窑镇,这里原先建设的军营基地,现在是罗二虎旅的旅部所在地。
一片片军营,军用、民用仓库林立,以及一望无际的铁矿石堆场,边上是铁路线,深水码头。
历史上的大冶铁矿,盛宣怀为了归还日方,正金银行每年贷款的高额利息,以每吨二块银洋的低廉价(白菜价),供给日方铁矿石,凤凰码头就有一个日铁所的专用五号码头和货场。
由于陈天华的介入,这段耻辱的历史得以改写,他接受大冶铁矿之后,按合约一次性归还了正金银行的全部贷款,现在日铁所不可能对大冶铁矿指手画脚,购买铁矿石,均以每吨二十四块银洋结算,在凤凰五号码头上交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