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每十年都会出一两个会读书的人,这些人虽然不见得有大出息,但是养活自己却是没有问题。
而他们每年赚回来的银钱也上交一部分给祠堂,作为修缮祠堂以及教养村里孩子所用。
村子里的规矩是只供每个孩子考两次童生试,如果两次都过不了,就只能认命的回来找个营生讨生计。
到是将再苦不能苦教育贯彻到了实处。
在这个良好氛围的带动下,整个王家村人都变得文绉绉的,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吐出几句诗词来。
甚至有时候种地时来了兴趣,也能诗兴大发的吟上一首,整个村子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雅致。
就在王家村人都以为,他们能变成古往今来的诗书第一村时,却忽然出现了一个异类。
那人便是村头王有方家的小儿子,王鹏举。
这王鹏举今年刚好十四岁,他从小便不喜读书,但是碍于村里的孩子都将读书当做人生的至高事业。
为了不脱离群体,他便只能耐着性子跟着其他孩子一同念起书来。
王鹏举在读书上倒是有些天分,愣是早早的考上了童生,但是他爹娘再逼着他向上考却是不行。
他声称自己要去做大将军,愣是打死都不肯继续念书。
王鹏举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其一,童生后的学费都是由各家自行承担,他可不想让爹娘为了挣钱供他读书而累垮了身子。
其二,他已经受够了这种咬文嚼字的生活,他想要的,是那种鲜衣怒马,驰聘沙场的感觉。
重文轻武的时代,王鹏举的这种想法在信奉诗书至上的王家村,无异于丢下了一颗重磅炸药。
不但王鹏举的父母难以接受,就连王家村的族长都亲自上门劝说王鹏举。
谁知这王鹏举就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般,咬着牙,愣是不愿改变自己的决定。
偏偏有那些看热闹不闲事大的,不知道从哪里淘换来一本武林秘籍给了他。
王鹏举得到以后如获至宝,之后还将头发剪短,梳成武夫的模样。
每日做完农活后,便在村外的小溪旁挥着树枝,声称自己要练剑。
原本就是个不到十五岁的孩子,别人越说不让做什么,就越要去做。
王家父母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最后只能随王鹏举自己的意。
王鹏举也是个没有眼色的,每天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都会兴高采烈的告诉爹娘他今天又长了多大的力气,学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