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进行换人,就得承担换人后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利物浦来说。
滕卡特在帕克腿抽筋之后,马上用埃辛换下了帕克,继续采取相同的战术,因为两名球员都是属于那种大范围奔跑逼抢的中场球员,换人之后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埃辛体能充沛,上场后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切尔西中场的活力。
贝尼特斯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在第ru分钟,用科威尔换下了路易斯·加西亚,西班牙人也抽筋了,而上场之后,科威尔被拉到了中路,杰拉德位置靠右,有点像右边前卫,里瑟的位置则是适当回撤,也打起了边前卫。
滕卡特则是按照叶秋赛前的安排,在埃辛上场之后,适当的扩大球队的防守范围,一方面阻止利物浦的威胁,另外一方面也等待对手出现失误。
不得不承认,利物浦确实是一支战术执行力非常高的球队,在贝尼特斯的执教下,这支球队的战术素养高到离谱,整场比赛下来竟然没有出现哪怕是一次比较有威胁的失误,这导致切尔西的反击总是很难打出威胁。
而且叶秋不在,滕卡特和球员也不敢在反击中投入太多的兵力,毕竟反击投入的兵力多了,防守就一定会被削弱,只要时机把握得不够好,随时随地都可能被利物浦抓住机会。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双方球员逐渐出现了体能上的问题,尤其是在结束了90分钟的正式比赛后,开始进入长达半个小时的加时赛,球员的体能更是频频出现了问题,不停的有球员出现抽筋现象。
利物浦率先进行了调整,进入加时赛后,贝尼特斯立即用斯米切尔换下了芬南,让特劳雷、海皮亚和卡拉格组成三后卫,明显是要进一步加强球队的进攻,斯米切尔的传球和组织能力都很不错,他上去就是为了提升传威胁球能力
与此同时,贝尼特斯用西塞换下表现不佳的巴罗什,捷克前锋整场比赛都被切尔西的防守所压制,表现很糟糕,被换下也是理所当然的。
叶秋在赛前就针对利物浦可能会出现了一连串变化,让自己的助手根据局势自己进行调整和选择,其中就包括利物浦改打三后卫之后,球队就应该积极的采取边路反击策略。
所以,这一边利物浦一动,切尔西这边也跟着开始进行换人,德科下来,埃夫拉上,古德约翰森被拉回到中场,鲁尼打中路,里贝里去右路,埃夫拉占据左路,充分利用埃夫拉充沛的体能来冲击利物浦的防线。
上场之后体能更为充沛的埃夫拉明显成为了切尔西重要的反击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