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双刃剑,战术层面上有好有坏,而在球员的心理上也同样是如此,好的一面是,当你的控球率高,并且能够时刻制造威胁,甚至是取得进球的时候,球员的心理会更加自信,可如果反过来,控球率高反而会是一种压力。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好象一个人,他在平时每一个月的薪水都有过万元,可突然有一个月,他拿到的薪水不到平时的一半,你说他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叶秋很懂得借助球场的局势,看到梅西进球之后,他立即大手一挥,示意球员们大举压上去,对巴塞罗那展开反攻。
这样做有两层目的,第一就是保住目前的领先优势,最好是借助领先后的士气,争取再下一城,但如果不能够再下一城,也可以达到第二层目的,那就是把这一份优势和士气,带到下半场的开局。
事实上,虽然最后十分钟,托特纳姆热刺打出了三次比较有威胁的射门,但还是没能攻破巴塞罗那的球门,但却成功的在最后十分钟里彻底压制了巴塞罗那。
以至于萨基在上半场结束点评的时候,认为在主教练层面上的较量,瓜迪奥拉输给叶秋。
“一直以来,叶秋都是那种非常善于打气势的主教练,这一点弗格森和贝尼特斯都是,他们属于那种非常善于借助球场局势,制造对自己有利优势的主教练,而穆里尼奥则是不同,他们属于那种精细备战型,通过赛前的缜密备战,把所有比赛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都演练和灌输给球员,以达到比赛中应变的效果。”
“瓜迪奥拉和温格则是有点属于学院派,当然,严格来说,叶秋多少也有点学院派,但不如瓜迪奥拉和温格那么浓郁的学院气息,而这种学院派往往善于战术框架层面的设计,但在比赛应对方面就比较弱。”
说到这里的时候,萨基也叹了一口气,“其实前面半个多小时里,托特纳姆热刺打对角线进攻,也就是通过后场的长传,直接找到巴塞罗那禁区两侧,找里贝里和梅西的这种进攻套路,已经出现过好几次,但瓜迪奥拉明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当然,你可以说托特纳姆热刺前面几次尝试都没有形成威胁,但问题是,作为主教练,你应该有这种嗅到危险来临的那种预判能力,并且提前做出应对,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叶秋一直都做得很好,而瓜迪奥拉在这一方面比较弱。”
“还有一点鲜明的对比就是,最后十分钟,托特纳姆热刺进球了,叶秋顺势发起猛攻,这时候瓜迪奥拉明显没有调整球队的意图,任由球队被动的挨打,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