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队内,定位很尴尬,莫耶斯没办法给他前腰位置,因为那个地方有鲁尼了,连本泽马都要被留在板凳上,就算要换鲁尼,也轮不到他费莱尼。
所以莫耶斯就想要把他拉到后面来,当卡里克的搭档,挥出他身高、争顶、正面防守和拦截的优势,同时让他后插上,制造这种突然的杀机。
但为什么会说是理论上很好,但实际上不行呢?
原因就在于,距离长了,插上的时机很难掌握
以前费莱尼在埃弗顿的时候,球队围着他打,他能够很轻易的掌握什么时候插入禁区,因为他靠近禁区,一旦球到了边路,有机会了,他就插上去。
可现在问题就来了,他什么时候插上去?
打拖后双后腰,他跟禁区之间的距离远啦,还玩插上,插上的时机怎么掌握?
等到球到了边路,他才插上去,队友难道要在边路完成来回几下倒脚过人后再传中?
如果他没等球到边路就插上去,那万一对手的防守没让曼联的皮球去边路呢?
如果对手在这时候断球成功,打出反击呢?
这就是费莱尼尴尬的地方,他不好控制,有的时候他插上去晚了,有的时候插上去早啦,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插上去的时机。
尤其是考虑到费莱尼人高马大,就注定缺乏爆力,启动度不可能快,能上就不能下
叶秋就是看穿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说,莫耶斯有点想当然了。
托特纳姆热刺队内也有这么一个人,马蒂奇,但叶秋从来不要求他插上参与进攻,他更多的是拖在球队的后面,甚至很多时候边后卫都上去了,马蒂奇就跟双中卫组成防守铁三角。
说到底,莫耶斯当丝当惯了,突然间成为了高富帅,他真的不了解高富帅的活法,他还以为他在埃弗顿的那一套丝战术,到了曼联这种豪门球队,还能够玩得转?
要知道,以前在埃弗顿打强队,人家不太在意,偶尔爆一爆冷,所有人都高兴得老半天,可现在,强强对话,谁不是盯着你的弱点和软肋往死里打?
“告诉他们边后卫注意两条边路的防守,马蒂奇要注意点费莱尼的后插上,断球反击就打梅西这个点,爆掉卡里克”
在叶秋做出调整之后,托特纳姆热刺上下也很快给出了反应,开始有意识的针对费莱尼上抢后,卡里克身旁孤立无援的单薄来制造文章。
比达尔一次提前拦截了分到边路去的传球,断球后往前带了两步后,一脚直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