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整体比例十分之低、灵性极其之微弱,根本就无法被储物戒,视作是有“灵性”的物体。
但是不能被储物戒收纳,可并不能够代表,朱建炆会束手无策。
与之效果相同的科技收纳装置,实际上,朱建炆早就已经制造出来了。
毕竟朱建炆,就连“亚空间胶囊”,这种足够“创造”一片广袤区域的神奇之物,都能够造的出来。
创造出单单只是能够,容纳一些没有灵性设备的纯科技储存装置...又怎么可能,会难得倒这位大明才子呢?
而朱建炆,之所以没有将那些能源储备装置,放置在大明王朝1566的战甲之中,想来应该是因为这科技小子,在这一方面上,没有研发出相应的“超微缩纳米技术”,因而没有办法,将其应用于这一领域之中,缩减那些固态电池的面积,导致其体积过大。
而在大明王朝1566里面,本身就已经搭载了,颇为海量的科技武器。
尽管在这些武器之中,许多武器,都是可以自由伸缩,甚至是可以压缩到极致的。
类似于那种,若是完全延展开来的话,体积能够达到,五十立方米的绝对防御库,就可以压缩至一个手机盒那么大。
但是搭载了,如此之多的武器,还是很难为固态电池,提供足够空间的。
而在战斗之中,相较之下,急用武器的情况,显然发生的最多。
“电池”的优先级,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处于以上种种原因考虑,朱建炆才会将那些外置能源储备装置,“塞”在自己机甲肩部内藏的空间装置之中,而并非是真的全部安装于,机甲的内部。
如若不然,朱建炆也就不会,如此大费周章,更不会因此而贻误战机,不仅将自己,在此之前积累下的优势,近乎于一波葬送,同时更是被江风抓住时机,穷追猛打一番了。
面对眼下这一困境,朱建炆当机立断。
只是他的一个念头驱使,颇为大量的、几乎库存的所有完美素,便如同夹杂着赤红与玫金之色的瀑布一般倾泻而出,组合成了一个巨大的球体,将朱建炆的身体,给完完全全、结结实实地包裹在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防御”。
要知道,完美素,若是完全延展开来的话,可是足足有五十立方米之多。
别说仅仅只是容纳下,一个身材远远说不上是夸张的朱建炆了。
哪怕是想容纳下,整整十个膘肥体壮的铁塔壮汉,也绝对会是绰绰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