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喜欢用最为原始的方式来开锁……
汉代的地图,已经懂得用统一的图形来表示相关的事物了,比如采用水平的山形线来表示山脉,并附加晕线表示山体的范围和走向,还用鱼鳞般的线条富豪来表示陡崖地形,不仅如此,用来表示河流的上游则是用粗线条,下游用细线条,勾勒出水域分布。
至于什么乡村县城等等民居之地,都是用圆圈加上名称注写在圈内,如果加有方框,则是表示有驻军,若是单独的方框或是三角形,则是表示野外驻军的要塞或是堡垒。
开阔的官道用实线,小道和山道则是用虚线。
可以说,汉代的地图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固定的比例尺……
至于地图精确度这个方面来说,只能说限于汉代人工的描绘和测量手段的缺乏,所以并不能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当然,这是专业性很强的地图,通常只有在中央朝廷才具备,甚至这门画地图的手艺是代代相传的,秘而不宣,至于普通一些乡县或者是低等级的村寨的地图,那就是见仁见智,写意和写形兼而有之了。
斐潜得益于蔡邕的藏书,再加上当时火烧雒阳之前,从李儒那边也拿到了一些云台的文献和图册,因此大体上构建出了一个相对来说还算是精确一些的地图库。在这些地图当中,不仅有华夏中原的,甚至还有一些西域或是漠北的地图,只不过这些疆域边缘甚至是以外的地图的真实有效性,还是有待考证的。
陈留附近的地图很快就被拿了出来,然后摊在了大长方桌上。
第一次看地图的人总是会觉得眼花缭乱,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在眼皮子低下晃动,都不知道看那一边好,但是看习惯了,自然也就懂了,就比如说现在绝大多数的村庄县城其实都沿着水源分部,所以要找县城什么的,便先找水系就对了。
斐潜很快的就找到了封丘和匡亭。
其实这两个地点,就在乌巢泽的东西两边……
打仗离不开水源补给,而沼泽地内生长的鸟兽也是对于军队的一个比较好的补给来源,所以乌巢泽成为了众多用兵的首选地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时讲武堂内的众人也都传看着关于曹操和袁术战斗的那一份战报。战报也不长,就寥寥四五十个字,却惊心动魄。
“袁入陈留,屯封丘,使将驻偏军于匡亭。曹佯击,袁救之,与战,袁大破,败回封丘。曹围之,袁再逃襄邑,复败,走九江。”
“第一个问题,”斐潜见众人都看完了战报,便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