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理再清晰,听了也觉得刺耳,而不免动怒。
人活的就是一张脸,以童自容的性子,又总难免让人丢脸。
比如他自己,看网上网友的恶意的评论:我看了多少年多少年的剧,演的什么玩意,把我家的狗栓到镜头前,也比这强....之类的进行批评时也难免心中不快。
一开始他还有点疑惑,可是后来看到李雪建、陈保国也被人这么喷,他更加疑惑了,难不成国内的表演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根本性问题?
直到看到网上不少人夸邓莉君“绝对近现代第一词人,徐智摩也要甘拜下风之类的评价,毕竟他写不出《独上西楼》那样的唯美歌词”后,徐容彻底明白了。
这些评论总是习惯于先把资历亮出来,以表明自己的倚仗,其实呢,正是这句话,暴露了评论之人内心的空虚,因为他们的认知就是了解的那些,超出了认知,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不对的。
看的书越多,才发现自己了解的越少,同理,看的书越少,才能深刻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懂的真多。
可是纵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他每每看到这样的评论,还是免不了心烦。
就像童自容的直言不讳的批评,哪怕人明知道他水平很高,可听了就是心烦。
不过经媒体这么一阵子报道,想来童自容的日子接下来会好过许多,至少物质上,不会太过匮乏。
他转而把问题转到技巧上,问道:“童老师,前两天您给我示范的时候,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就是您怎么含蓄地表达那种克制而又心潮澎湃的情绪的?”
童自容摇了摇头,道:“你看你,又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徐容笑着挠了挠头。
“这个问题,我以前同样问过邱老师,就是邱月峰老师,你知道邱老师怎么说的吗?”
徐容眼睛恨不得放光,灼灼地问道:“邱老,怎么说的?”
童自容仿佛陷入了回忆,道:“当时邱老师的原话是:首先,你得心中有事儿,不能脑袋空空地站在麦克风前。我当时其实不太明白,后来琢磨出来了,内心的情感抒发,比单纯的宣泄更能打动人,这句话,你得仔细去琢磨,什么时候琢磨透了,你就成啦。”
徐容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表演也讲究这个啊,可是情感抒发和宣泄,它的分界线没那么好把握的。
见徐容面露难色,童自容站了起来,道:“你别想那么远,咱们继续练气息技巧,等这块练完了,咱爷俩配上几场,你就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