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场是验证信念和真实感缺失的典型反面教材。
张国清之所以说徐容的无实物能演的特别好, 是因为信念和真实感是无实物的根基,相信虚假的角色、台词和情境是真实发生的事儿。
冯蒽鹤望着等待着机位调整的三人,缓缓皱起了眉头,刚才他的脑子当中突然蹦出了个难以理解的问题,道:“我特纳闷一個事儿啊,他是怎么做到的?”
见张国清没大明白自己的话,冯蒽鹤补充道:“他才二十一岁吧,他的天赋很好,这很明显,但是他的技巧也相当丰富,而且还特别扎实。”
“在他这个年龄段,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合乎逻辑的行动引导情绪,但是他却是同步进行的,这根本不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演员该有的,你还记得咱们昨天拍的时候他的最后一句台词吗?就是那句‘我去大厅等你们。’,他的语调语势没变,声音的色彩也没变,但是通过扭头扬手那么一下的过渡,很自然的把节奏慢了下来,给我一种词说完了,但是话没说完的感觉。”
“这种细腻的留白处理可不是那些简单无实物能练出来的。”
“哎,你不说我还真没想到这茬。”张国清的眉心渐渐地皱成了个川字,寻思道,“你这么一说,我也纳闷了,他的技巧处理比本能要多的多,他是童星出身?”
“没印象。”冯蒽鹤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大确定地道,“要是童星的话更不应该,孩子的真实感可比成年人强太多,可是一旦童星不再为沙子堆积的城堡被破坏而难过、愤怒,真实感也会彻底消失,但是又因为演了太多的戏,形成了本能,前后对比之下就会出现巨大的落差,给人一种冷不丁的就不会演戏的感觉。”
“确实挺奇怪。”
感受比他们更加深刻的是宋嘉,在一年半之前,她跟徐容合作过,而且还有不少场对手戏,可是当徐容再次轻声说出“你睡糊涂了吧你,快下车。”时,她明显地感受了巨大的差异。
不仅仅是徐容给她的感觉。
在《闯关东》拍摄期间,俩人的默契是通过不断的排,慢慢的把节奏磨到一个点上,但是这一次,她发现只要自己张嘴接词,就直接进入了对方的节奏里,因为徐容的语调压的很低、节奏很慢,她无论怎么说,对比之下都是高的、快的,也就顺其自然的突出翠平这个角色咋咋呼呼的性格。
她演的好坏的程度,似乎很大一部分不是由自己来决定。
但是她也有她自己的应对方式,尽管没有徐容那么好学,但是她自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