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的意义一般,但是但凡接受过艺术类高校或者话剧团专业培训的,都很清楚。
徐容本以为此事会告一段落,但是紧接着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儿让他彻底懵了。
某个不太知名的演员通过《**戏剧》发表了一篇文章,与吴钢把他吹的天花乱坠不同,那位不太知名的演员主要针对他的理论进行解释。
因为他讲的时候说的比较简略,而注解对他关于读剧本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感受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述。
对于他提出的第三种,在阐述的同时,那位不太知名的演员进行了一定的程度的补充,如除传记之外,也要提高美学修养、戏剧文学鉴赏以及涉猎更多的现实主义作品,感受其中传达的情怀。
这位不太知名的演员,名为郑融。
文章通篇没有对他的理论进行任何一句好或者不好的评价,只是作了注解和补充。
然后,徐容的电话爆了。
比《夜》收视一路飘红那会儿还爆。
因为这位不太知名的演员,是戏剧表演专业教材里的几位常客之一,基本上每隔几页就要来上那么一段。
出现的频发程度,只略次于于是芝。
徐容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波澜不惊。
法拉第会跳出来为一个年轻人的论文作注解吗?
肯定不会!
他估计吴钢在跟他开玩笑。
可是当一个接一个电话打来,他有点慌,等看到了小张同学拍来的照片,他更是慌的一批。
这这这...
他实在未曾预料,一段录音,会把教材当中的人名变成现实,跳出来给他作注解。
这特么的,玩笑开大啦!
这位不知名演员注解的文章彷佛一个信号,而后由他的母校北电打头,中戏、上戏以及各大剧团紧跟其后,纷纷站了出来,对先前那些所谓得戏剧评论家针对他的批评言论进行了极为勐烈的抨击。
文人的攻击,向来杀人诛心,一时间近乎身败名裂。
因为郑融注解之后,徐容的理论因其基础性和实用性,在下次教材修订时,被选入已然板上钉钉。
而教材的权威性,不容置疑。
迫于压力,先前批判他的那些人,不得不一个个站出来道歉。
尤其是在群众当中影响力较大的张记中,本来大概抱着当缩头乌龟,拒绝接受任何媒体的任何形式的采访。
可是在各方潮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