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着胸脯保证,牛肉面?就那么回事!”
徐容笑着道:“我去过,也吃过,真的很好吃,就是面太少,老是吃不饱,哈哈。”
汪函同样笑了,道:“这点我赞成,牛肉面确实很好吃,兰州拉面真的很难吃!”
笑完之后,徐容继续道:“至于不可替代性,于外行看来,更是扯澹,大家都是两个肩膀一个脑袋,不就是台词嘛,谁不会说?
这其中有一个难点是,剧本只白纸黑字的写了台词,可没告诉演员该怎么演啊。”
汪瞧着着徐容反问的神情,心中庆幸,幸好不是直播,不然非炸不可,他知道徐容接下来还有话说,因此就没打断。
“没有哪个编剧写剧本或者导演拍戏的时候会告诉演员,台词应该怎么说、脸上应该呈现怎样的表情、眼睛应该往哪看、手应该怎么样的动作诸如此类等等等等,这些都没有!”
“同样一句台词,不同的人拿到后,念法是不同的,呈现方式是不同的,不会演的和会演的不同,会演的演员之间同样有区别,这点对比比较明显的,是《茶馆》。
而且极容易分辨,第一幕王掌柜三步迈完,每个观众都会有差不多的判断。”
汪函等他说完了,笑了下,问道:“能不能说点大家都清楚的例子?”
徐容说了声抱歉,他忽略了这点,道:“常见的也有很多,比方说在冯远正之前,没人把一个家暴丈夫两面的反差塑造的如此巨大。
一样的剧本,一样的台词,大多数演员拿到之后,都觉得,这我肯定能演啊,这有什么难的?
但在冯远正老师之后,好多演员突然发现,噢,原来还能这么演的啊?
不是演不了,而是压根就想不到!
而一些人老早就想到了,但是诸如‘你说话呀,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话。’这句台词,就是呈现不出来,哪怕让他对着冯远正老师去学,也学不来,有人可能把这归咎于创作材料,也就是演员自身的条件上。
但是你看冯远正老师,你觉得他具备安嘉和的创作材料吗?
同样的台词,同样的剧本,换个人,就不再是一代人的噩梦,这就是不可替代性,当然,若是大家都觉得牛肉面就是兰州拉面,也就无所谓了。”
汪函点着头,问道:“不能因为看不到光,就否定了太阳的存在?”
“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听着汪函的总结,徐容突然感觉自己读的书有点不够,“作为一门具备系统性的理论、训练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