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咬,甚至已经危及大英帝国在远东的经济利益,乃至政治影响。
文章仿佛不经意似的,提到了最近日本借“中村事件”发动的舆论攻势,又谈到日本每次发动战争前,都要进行过的舆论准备,暗示日本在远东的新一轮扩张迫在眉睫。
最后,文章质问,一旦某个国家在远东占据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三千万的人口,都将滋生无法抑制的野心。到那个时候,大英帝国将准备花费多大的代价,维护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尤其是一场欧战,令大英帝国损失惨重的前提下。
仿佛英国报刊的编辑们,一夜之间都将视线投向遥远的远东地区似的,这篇文章出炉后,很快就在英国很多报刊上转载。
接着,许多英国报纸开始点评,针对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政策,针对英国对日本的妥协,针对日本在欧战中,靠着不值一提的牺牲,就成为与大英帝国并列的国联创始人。
这些文章让英国人回忆起,欧战中的巨大牺牲,在悲伤的同时,又对英国的所得感到十分不满。同时,更加深了对日本,这个“窃取”欧战胜利果实国家的憎恶。
在英国上流社会的沙龙和宴会中间,谈论的话题从不景气的经济,慢慢转移到“日本”的话题上,言语之间,虽然已经对大英帝国的荣光非常骄傲,但对远东的“小偷”略加惩治的声音,慢慢开始出现。
类似的文章,同样出现在法国的主流报纸上,只是主体换成了法兰西共和国。
在欧战中损失整整一代年轻人,整个北方被彻底打烂的法国,对海外市场和殖民地的依存,更远胜英国。
虽然法国在华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但他毕竟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拥有大量的租界,法国商人贸易的脚步也遍布整个中国。
一旦高傲的高卢雄鸡,发现一个潜在的、八十万平方公里、三千万人口的巨大市场,可能会被某个国家独占的时候,从民间到政界都忍不住了。他们的要求很简单,阻止,或者参与进去!
在大西洋对岸的美利坚,此时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华尔街上有如秋天落叶般的空中飞人,虽然减少了很多,但每一天,都有一家银行在破产,整个美利坚都在绝望的边缘游走。
比起大萧条带来的绝望,人们需要其他更能博眼球的新闻,暂时从痛苦绝望中抽身而出。
因此,当报纸上开始连篇累牍的刊载远东问题,《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这些在美利坚东西部都有影响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