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顿悟,这是非常难成就的。
她慢悠悠地饮了一杯茶,这个问题无所谓对错,他们双方各有其理,听者也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只是……
萧令姜抬头瞧了瞧天色,两人短时间内怕是得不出结论来。
果然,陀持与惠明这一问一答,便是连辩了三日,甚而又由此论到了善恶。
惠能法师道:“一个人应当做到“无念”,既要排除恶念,亦要排除善念。因为恶念固然会将人导向恶道,但善念也会让人生出牵挂,构成尘障。”
陀持大师却又道:“如若完全排除善恶之念,却又想认识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不可能的。自认“无念”,实则念头已起。而没有善恶之念,却又能分出是非善恶那就更荒唐了!”
“不生善恶念头,不是不分是非善恶,而是不要执着善恶之念,因为有“念”即有漏,有漏则不得解脱。”
“若如此,修行又怎能有下手处?”
……
相较于往年的讲经,这举世难遇的禅宗与密宗两位传法者同台论辩,才是更叫人神往激动。
皇帝听闻陀持大师登台与惠明法师辨法后,亦亲临至大兴善寺,旁的世族权贵拥到此处听两人论辩者,更是数不胜数。
这几日,二人身侧的茶盏续了无数道,依旧没有得出结论。
两人皆是佛法精湛、无人能及之辈,又怎会被人轻易驳倒?同样地,如今棋逢对手,自也无法去驳倒对方。
等到七日佛教法会结束时,论辩还是没有定论,陀持欲要继续,却被贡吉笑着出言阻拦:“两位大师对佛家教理各有深刻见解,这顿渐之争若是继续下去,怕是一年半载都未必可结。”
“既如此,不妨暂且放下如何?大周与西蕃修好,往后两国互通往来,如何愁不能再辩?”
陀持见他暗中使的眼色,心中叹息了一声“可惜”,只好就此作罢。
确实,这题辩下去也未能辩的出结果来。
不过,大周的惠明法师果然不负其名,一来一回之间,两人虽然谁都无法说服谁,却也各自颇多受益。
他双掌于胸前合十,朝着惠明一礼:“禅宗与密宗虽是同根同源,然其义理却已不尽相同。这几日与法师一辩,于修行一道亦颇多益处。多谢法师了。”
惠明亦跟着回礼:“贫僧也谢过大师不吝赐教了。”
皇帝见状哈哈一笑:“两位大师如此相惜,倒叫朕心中动容。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