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
朝议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什么客套,李显一将此事说完,朝臣们便分为两派,唇枪舌剑开始了辩论。
说是两派,其实双方的力量很悬殊。
一方是卢小闲、崔湜和几个同情支持相王的大臣,而另一方则是除了他们几人之外的所有朝臣。
“陛下,泱泱大唐要靠一位柔弱的女子去与外族交好,这是何等地卑贱和可悲,万万不能和亲!”
“陛下,和亲不是软弱妥协的表现,而是大唐主动与番国建立友好关系的一项举措,太宗皇帝当年就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若不是太宗皇帝对番国恩威并重,一视同仁,怎么会赢得天可汗的称号?”
“陛下,吐蕃与我大唐为世仇,扬我大唐国威就应该拒敌于国门之外,或开疆拓土,而不应该去和亲!”
“陛下,大唐与吐蕃多年交战多年,国库已空,百姓怨声载道,张大人为一己之私反对和亲,陛下切不可为之所迷惑……”
“……”
在众多大臣的支持下,宗楚客言辞激昂,咄咄逼人,与卢小闲针锋相对。
尽管卢小闲毫不示弱,但这一次却没有了之前的风光,很快就败下阵来。
宗楚客如此卖力,当然不会是因为他替大唐社稷考虑,而是为了挽回上次与卢小闲交锋所丢掉的面子,更重要的是王胡风送来的十五万两银子起了作用。宗楚客就算有万般不是,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觉悟还是蛮高的。
赞成和亲的大臣们,也并不全是因为宗楚客与太平公主打了招呼,或者是为了反对卢小闲,其中有很多人还真是为大唐考虑,以当前大唐所面临的形势来看,和亲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朝臣辩论一边倒,让李显也颇为无奈,他把目光投向了李旦和太平公主。
平日里的朝议,李旦与太平公主一般是不参加的,因为牵涉到玉真郡主李持盈,故而李显专门将他们二人也请来了。
李显首先问了低着头的李旦:“皇弟,你看看这事该怎么办?”
几个儿女当中,李旦最喜欢的便是李持盈了,他怎么会舍得让爱女嫁到万里之外的苦寒之地去和亲呢?
可他同时又是李氏子孙,当着这么多朝廷大臣的面,李旦却无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痛苦折磨的他都快疯了。
沉默良久,李旦这才吐出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臣弟没有任何意见,全凭陛下决断!”
李显又把看向太平公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