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期待殿下即位才对。如今形势虽对我们不利,但也不应该放弃,在下认为,现在最好的途径是举兵进入洛阳,占领此城。”
张灵均的这一番话显然是触到了李重福的痛处。
作为中宗李显的儿子,李重福对是否造自己父亲的反,最初还有些犹豫,但前不久有一件事情让李重福彻底下定了决心。
李显与韦皇后在长安城南郊祭举行天大典,各州的的刺史都来到长安来参加典礼,却独独没有让李重福来,这让他觉得很委曲。
祭天结束后,李显下旨大赦天下,流放之人都得放还,这一次又是唯独不准李重福回到长安。
事后,李重福上表自陈,向李显求情,说天下的苍生百姓都沾染了陛下的雨露之恩,可是我作为陛下的儿子,为何就不能够回到长安看您一眼呢?
李重福说得很是凄惨,很是可怜,但是韦皇后丝毫没有被打动,就是不允许他回来。甚至连他的表奏都被韦皇后压了下来,根本就没让李显看到。
其实,张灵均提议举兵洛阳,也是有深意的。
洛阳有根深蒂固的反长安情结,太古时代,洛水之北的这座城是圣天子的国都,现在虽然被称为大唐“东都”,但此地的住民都有历史较长安悠久的自负情结。
正由于国都地位被夺,因而反长安的情结愈强。长安决定的任何事情都与洛阳无关,绝不承认,张灵均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期待的自然也是这样的感情。
李重福看向了崔文利:“你怎么看?”
很多时候,李重福更看重崔文利的意见,毕竟他曾经是大唐的官员。
崔文利对洛阳并不感兴趣,倒是赞成在均州起兵,毕竟他们在均州已经经营多年,起事成功的可能性比洛阳要大的多,洛阳那里根基实在太浅。
崔文利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想法,张灵均的下一句话便让他改变了主意。
“我们在洛阳也做了一些布置,若是能夺取镇守洛阳左右屯营的兵力,那洛阳就必然成为谯王的囊中之物。洛阳与均州同时举兵,可以成为犄角之势,从洛阳和均州同时进军长安,胜算可就大的多了!”
崔文利瞅了一眼张灵均,向李重福提醒道:“事关重大,是不是等王先生回来了再做定夺?”
张灵均冷笑道:“你的意思是说如果王先生没有回来,谯王就没有做主的权利了?”
如此诛心之语,让崔文利不由冒出了冷汗,他赶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若谯王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