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了。
可李隆基依然懵懵懂懂的,似乎一点也没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
“小闲,你可来了!”满脸疲惫的李旦见了卢小闲如同救星一般。
“陛下,又出什么事了吗?”卢小闲问道。
“小闲,你也知道朕准备让三郎即位的事了吧?”
卢小闲点点头。
李旦叹了口气道:“这么久以来,朕一直在和稀泥,可朕也有底线,朕的底线就是三郎太子的位置不能动摇。一旦太子不稳,大唐就会重新陷于动荡之中,朕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现在,在太平的压制下,三郎已经朝不保夕了,怎样才能确保三郎太子的位置不动摇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给他一个不容挑战的名分,这个名分就是皇帝。”
当初,卢小闲与李隆基定下了示敌以弱的计策,现在看来,果然有效果了,李旦是不会眼睁睁看着李隆基被太平公主打压的。
想到这里,卢小闲不由赞叹道:“陛下好气魄!”
李旦摇摇头道:“上个月,朕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讨教道术。司马承告诉朕,所谓道,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啊。朕又问他,一个人自然可以这样修炼,那要是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司马承祯告诉朕,国家和个人没有区别,只要摒除私心杂念,顺其自然,国家也就治理好了!所以,朕才下定决心让位于三郎。再说了,这也是当初我们二人早就商议好的。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现在却遇到问题了。”
“遇到问题了?什么问题?”卢小闲问道。
李旦苦恼道:“朝臣大部分人都是太平公主的人,他们不同意朕传位于三郎,朕也是无可奈何呀!”
卢小闲思虑了一会,对李旦道:“这件事还真有些麻烦,陛下,这样吧,先容微臣回去想想,等微臣想好了,再来回禀陛下。”
“小闲,你得快点呀,朕可实在不想再在这火上烤了。”
“微臣知道了,陛下等着微臣的消息吧!”
第二日傍晚,卢小闲又去见了李旦。二人长谈了一夜,直到天亮时分,卢小闲才打着哈欠离开了皇宫,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谈了些什么。
……
远在蒲州的太平公主,虽然离开了长安,但日子过得颇为惬意。
蒲州刺史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对她照顾备至,把她安排在当地最好的建筑关帝庙内居住,有宏伟的大殿,明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