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在郭振的陪同下,骑马阅兵,所到之处“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李隆基目睹阵容强大的军队,满心欢喜。
李隆基回到骊山大帐,便笑着问道:“小闲,你觉得怎么样?”
“看起来挺像那会回事的!”卢小闲淡淡道。
郭振与卢小闲关系不错,当年若没有卢小闲推荐,武则天也不可能赏识他。
关系好归关系好,郭振现在是兵部尚书,卢小闲如此说来,让他听了觉得非常刺耳,不由问道:“定国公此话何意?”
卢小闲反问道:“郭尚书也是带兵之人,现在大唐军队的战力,与太宗时期可否能同日而语?”
“这个……自然不能!”郭振就算再自负,也不敢与太宗皇帝相提并论。
“军队是用来打仗的,不是摆来看的,所以我只能说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怎么?我这么说错了吗?”卢小闲说罢,便不再看郭振了。
郭振不干了,他振振有词道:“定国公的意思是说,这二十万大军是中看不中用了?”
“中用不中用不敢说,那要试过才知道。”
“定国公,你说如何试?”
卢小闲摇摇头道:“不试也罢。”
卢小闲越是这样,郭振越是不服:“不,定国公,必须一试。”
卢小闲瞥了一眼郭振:“郭尚书,这可是军中,如此儿戏有何必要?”
郭振如何不知卢小闲之意,他一梗脖子道:“定国公,我可以立下军令状,不知你可敢?”
卢小闲并不言语,只是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不知卢小闲是何意,也同样去投去征询的目光,卢小闲向他微微点头。
李隆基道:“小闲,你先说说如何试,再**令状吧?”
卢小闲点点头道:“郭尚书,你应该知道‘薄战’吧?”
唐朝实行府兵制,府兵训练主要有“薄战”和“纵猎”两项,其中以“薄战”为主要内容。
“薄战”是训练士兵熟悉军中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号令,进行前进后退,队形变化,操演熟练,以做到战时临阵有序,随阵入战。
“纵猎”是进行游猎,在此过程中训练士兵的武艺,提高士兵个人的战斗技能。
卢小闲所说的“薄战”,就是从薛讷也解琬那里学来的。
郭振怎会不知“薄战”,他一撇嘴道:“自然知道。”
“复杂的队形变化与操演就不搞了,就试试各军拔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