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闲调侃道:“我在长安时,就听说右卫的李将军不好相处,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李思经之前已经丢了面子,此时又被卢小闲轻看,早就窝了一肚子火,他反唇相讥道:“李某哪里有定国公好相处,不像定国公,在长安一下子就搞倒了三个宰相!”
李思经话中的意思很明白:你卢小闲要明白自己的身份,你是被陛下贬到军中效力的,不要在这里摆什么国公的臭架子。
卢小闲听了李思经的话,却并不生气,他笑了笑道:“李将军说的没错,这长安宰相多,搞倒几个宰相也不算什么。现在我到了军营,这里将军多,我觉得搞倒几个将军,恐怕会更好玩些,你说呢?”
李思经刚要张嘴,卢小闲却不再理会他了,而是转向了薛讷道:“薛帅,我们别在这里叙旧了,先回去再说吧!”
薛讷问道:“定国公,你的团练现在何外?”
“距此地五里!”
“若定国公不介意,我想去看看行吗?”薛讷小心翼翼地问道。
“薛帅说了,我怎么会不同意呢?”卢小闲很是豪爽,大喊一声,“赵朗,头前带路,我们归队!”
“是!团练使!”赵朗答应一声。
二百骑兵在前面向后队行去,薛讷等人与卢小闲跟在骑兵身后,因为路途并不远,他们没有策马狂奔,而缓慢向前行走。
“定国公,末将有一事不明,可否赐教?”王海宾在一旁向卢小闲询问道。
“王督尉,不用客气,有何事不明,直接说来便是!”卢小闲冲着王海宾笑了笑。
“为何郡王的骑兵都是一人双骑?”
卢小闲奇怪道:“一人双骑在奔袭和冲锋时可以进行轮换,防止马匹负重时间太长而失去战斗力。这样既可以让骑兵达到战略机动的能力,又可以增强持续作战能力,难道这样不好吗?”
“定国公,我不是这个意思!骑兵一人双马当然好,这我怎么会不知道?我只是想知道,朝廷为什么会给你们团练兵配发这么多战马?”
此次征讨契丹与奚族,动用了那么多的军队,可朝廷偏偏却只给潞州团练配发了一人双骑。难道就因为陛下曾经在潞州待过,难道就因为卢小闲是定国公?王海宾的确觉得有些不公平。
“朝廷?”卢小闲摇摇头道,“潞州团练又不是正规军,朝廷怎么会给我们配发战马呢?这些马都是我自己的!”
“啊?定国公自己的?”王海宾愣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