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接到赵括信件的第二天,楚王便下令楚军立即开拔向淮泗郡而去。
只是,出击的楚军数量并不是赵括和李牧想象中的十八万,而是十五万。
倒不是赵国的斥候出现了差错,只是另外三万楚军被楚王留在了陈都之中。显然,楚王是要将陈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放心。
如此「见小利而忘义,做大事而惜身」的举动,着实是赵括和李牧所没有想到的。
当然,这从楚王的角度出发,也是能理解的。
毕竟淮泗郡内,齐军的实力都足以碾压赵军了,自己是派十五万还是十八万大军前去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相反,在这陈都之中,虽然秦军已经撤离,但一旦赵军战败,秦军会不会掉过头来收回陈都,谁也说不准。
有三万大军在这儿,至少也能让秦军投鼠忌器一番。
这样保守的心态,放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或许会是他步入深渊前的一条保险带,但放在一个君王的身上,尤其是在面对一场关系到国家命运的战场之中,却很容易会成为致命的失误。
而之后的事情,也恰恰印证着这
一点。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不管怎样,在赵括明里暗里的「敦促」下,楚军终于开出了陈都向着淮泗战场奔袭而去。
就在楚军缓缓行军的同时,秦军也是装模作样地开始了兵力的收缩,就仿佛下一刻就要集体后撤向陈都驰援而去。
倒是苦了新郑城的赵军斥候们了。
为了配合秦军的演出,明明大军不可能轻动,他们却还是被赵括频繁地派出侦查秦军的一举一动。就好似秦军但凡有任何的动作,城内的赵军就将倾巢而出追击而去的样子。
而秦军也没闲着,当即也是派出了诸多的斥候,想要将赵军的斥候绞杀当场。就好像生怕自己的行动被赵军侦查得知似的。
一场「你来我往」的动作戏,很快在新郑城前上演着。
只可惜,虽然两军的斥候在广袤的战场上打生打死,可双方的主将,都根本没有任何要出战或是离开的意图。
不过,也正是这斥候的频繁的交手,却是将秦军的视线牢牢地锁定在了新郑战场之上。
也就在李牧离开新郑城后的第五个夜晚,赵军的几大巨头却是在淮泗郡的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任城中相见了。
作为驻守淮泗郡,对敌情最为熟悉的田单,率先对战局进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